得,今天就来聊聊我是怎么看那个股市大盘走势图的。一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懂。
最早接触股票那会儿,大概是几年前,看身边朋友同事都在聊,说谁谁谁又赚了多少,心里也痒痒。就自己开了个户,往里扔了点小钱。那时候真是凭感觉买,听消息买,结果可想而知,亏多赚少。
后来我就琢磨,不能老这么瞎搞,得学点东西。然后就开始看各种“教程”,什么K线图、均线、MACD、KDJ,一大堆名词,看得我头都大了。试着用这些指标去分析,搞了一段时间,发现有时候准,有时候又不准,特别是用在单个股票上,经常被打脸。
转折点是啥?是我亏了几次大的之后,开始反思。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买的股票本身没啥大利空,但就是跟着大盘一起哗哗往下掉。这时候我才意识到,看大盘好像更重要点儿,它有点像“水”,个股是“船”,水落了,船能不跟着低吗?(当然也有逆势的,但那是少数,咱小散户碰运气的事儿)
后来我的重心就放到看大盘走势图上了。具体我是怎么看的?也没啥特别高深的技巧,就是些土办法。
我的实践步骤
- 第一步:打开行情软件。这不废话嘛总得有个看图的地方。我一般就用券商那个自带的软件,或者一些常用的第三方行情软件,都差不多。
- 第二步:先看日K线图。 拉长时间周期,看看最近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整体趋势是啥样的。是往上走的?还是往下走的?还是横着不动(震荡)?心里大概有个数。
- 第三步:看均线。 这个我看得比较简单,主要就看几条常用的,比如5日、10日、20日、60日线。看看现在的指数是在这些线的上面还是下面,线的走向是向上还是向下。比如,指数在所有线之上,而且线都向上,那说明短期、中期都还行。反过来,都在下面,线也向下,那肯定就不太妙了。
- 第四步:瞅瞅成交量。 这个挺重要的。涨的时候,下面那个成交量的柱子是不是也跟着放大了?要是光涨指数,没啥量,那可能有点虚。跌的时候,是放量跌还是缩量跌?放量跌可能说明恐慌的人多,或者有主力在跑;缩量跌,可能说明大家不太想卖了,也可能只是暂时跌不动了。这个得结合当时的位置看。
- 第五步:偶尔看看分时图。 就是当天那个实时波动的线。主要看开盘、盘中、收盘这几个关键时间点。特别是下午,看看有没有资金在抢筹或者砸盘。黄线和白线谁上谁下也瞄一眼,大概知道是权重股在拉还是小盘股在活跃。
就这些,没了。
我不会去搞那些特别复杂的波浪理论、江恩角度线啥的,太烧脑了,我也学不会。我就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个大概方向和市场的温度。
实践下来感觉咋样?
这玩意儿只能提高一点点胜算,绝对不是啥“财富密码”。市场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受消息、政策、情绪影响太大,光看图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有时候图形看着挺一个突发消息下来,照样崩给你看。
我现在看图,更多是给自己一个操作的参考依据,比如大盘趋势明显向下的时候,我就尽量少操作或者不操作,管住手。趋势向上的时候,胆子可以稍微大一点。但最终买不买,还得结合其他因素考虑,比如个股的基本面、估值啥的(虽然我也看不太懂)。
分析大盘走势图对我而言,就是一个辅助工具,帮我感受下市场的大环境,降低一点点犯错的概率。指望靠这个天天精准预测,那是不可能的。还得不断学习,保持敬畏之心。反正我就是这么一步步摸索过来的,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用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