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伙儿都在聊消费复苏,我也跟风瞅了瞅,瞎琢磨了一阵子,今儿个就跟大家唠唠我这点儿心得,权当抛砖引玉了哈。
我寻思着这消费复苏,那不就是大家伙儿又开始花钱了嘛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就是吃吃喝喝、出去玩、买家电这些。然后我就去翻了翻资料,看看都有哪些公司跟这些沾边。
- 吃喝这块儿,嚯,那公司可多了去了。什么牛奶、饮料,像那什么阳光乳业、皇氏集团,还有麦趣尔、燕塘乳业这些,看得我眼花缭乱的。感觉这块水挺深,不是随便看看就能明白的。还有些什么品渥食品、熊猫乳品,名字听着挺喜庆,但具体咋样,还得细瞅。
- 家电,格力电器这个名字倒是熟。听说最近有啥以旧换新的政策,说能刺激一下需求,而且这公司分红好像也还行,听着有点意思。这玩意儿要是真能让大伙儿把旧的换成新的,那销量估计能提一提。
- 旅游酒店,这个也挺火。想想也是,憋了那么久,谁不想出去溜达溜达。看到有个叫岭南控股的,说是华南那边的龙头,搞出境游有优势。政策一消费一回暖,这种公司估计能先乐呵起来。他们还整合啥线上线下资源,听着挺能折腾。
- 还有快递物流,大家买买买,快递小哥就得忙起来。顺丰、圆通、申通、韵达这些,都是老熟人了。我瞅了眼资料,说是圆通有些指标还挺亮眼,什么净利率排第一,快递单价也还行,仅次于顺丰。这说明人家可能赚钱效率还不错。
看了一圈下来,感觉这“消费复苏”四个字,说起来简单,真要找准具体的股票,可不容易。有些,看着热闹,股价也呼呼往上涨,但仔细一琢磨,这业绩真能跟得上吗?别是瞎炒作一波就拉倒了。
而且现在这消费,跟以前也不太一样了。都说啥“新消费”,好多东西我也“看不懂”,感觉消费的道道儿都变了。年轻人喜欢流行变得太快了。有些公司看着名字挺新潮,但能不能持续赚钱,心里真没底。
我琢磨的几个点
搞了半天,我自个儿总结了几个瞎琢磨的点,大家随便听听:
第一,得看真本事。光靠概念炒作肯定不行,公司得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不能说政策一出,股价就上天,结果过俩月一看财报,还是老样子,那不就坑人嘛就像那些乳品公司,看着多,但哪个是真材实料,哪个是凑热闹,得扒开来看。
第二,得看行业趋势。有些行业可能确实是受益于复苏,但有些可能只是短暂反弹。比如,大家是真想出去玩了,还是就周末去公园溜达一圈?这区别可大了去了。要是只是短期热闹一下,那追高就容易站岗。
第三,得看公司在行业里的位置。是不是龙头?有没有自己的护城河?别人能不能轻易模仿?像前面说的格力,在家电里头那是有头有脸的;岭南控股在华南旅游市场也是个角儿。这种公司相对来说,可能稳当点儿,不容易被一阵风刮倒。
第四,估值也得瞅瞅。再好的公司,要是价格炒太高了,那风险也大。咱小老百姓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还是得悠着点。不能看着人家涨就眼红,得想想这价格到底值不值。
这消费复苏概念股,听着挺诱人,但真要下手,还得自己多做功课,擦亮眼睛。我这也就是分享点自己的瞎琢磨,不构成任何建议,大家千万别当真,就当听个乐子。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话啥时候都不过时。
我也就是随便看看,学习学习,毕竟这市场变化快,不多琢磨琢磨,容易掉队。今天就先聊这么多,以后有啥新想法再跟大家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