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就喜欢瞎琢磨,尤其是自己上手干过的事儿,总想说道说道。今天就来聊聊我泡“东财股”的那些事儿。
初识股,纯属好奇
我就是个股市小白,买了点东方财富的股票,寻思着这玩意儿涨涨跌跌的,总得有个地方能看看别人咋说?听人说东方财富自己就有股,那感情近水楼台先得月嘛于是我就摸索着找到了东财股的入口,点进去瞅瞅。
眼花缭乱,信息爆炸
好家伙!这一进去,给我看蒙了。满屏幕都是帖子,红的绿的标题,说啥的都有。有的人激情澎湃,感觉明天就要财富自由了;有的人唉声叹气,好像世界末日要来了似的。还有些人,洋洋洒灑分析一大堆K线图、技术指标,看着就特专业,虽然我当时也看不太懂。
那时候,我主要就是潜水,看别人聊天。每天花个把小时在里面翻帖子,想从里面淘点“真金白银”。
实践出真知,开始筛选
时间长了,我也琢磨出点道道来了。我发现,股里头啥人都有:
- “大神”型:张口闭口就是趋势、主力、内幕消息,粉丝一堆。
- “怨妇”型:股票一跌就开骂,骂庄家、骂公司、骂大盘。
- “队”型:不管涨跌,永远看口号喊得山响。
- “理性”型:会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有数据,有逻辑,虽然不一定对,但起码看着不那么闹心。
我开始学着筛选信息。那些纯情绪发泄的,直接略过。那些吹得天花乱坠,说得神乎其神的,我也打个问号。我慢慢倾向于去看那些能把话说清楚,能讲出自己道理的帖子,不管他的观点跟我一不一样,起码能给我个参考。
有时候,我也会尝试着参与一下讨论,比如问个问题,或者回复一下别人的看法。大部分时间还是默默观察。
形成自己的习惯
我看股已经成了习惯,但心态平和多了。我明白了,股更多的是一个情绪的宣泄口,一个信息(真假混杂)的集散地。你不能指望从里面找到什么必胜的秘籍。
我的实践过程就是:
- 定期浏览:每天固定时间刷一刷,看看大家都在讨论市场情绪怎么样。
- 重点关注:对自己持有的股票,或者正在观察的股票,会多留意相关的讨论。
- 辨别信息:看到一些所谓的“利好”或者“利空”,我会留个心眼,自己再去查证一下,不会轻易相信。
- 独立思考:别人的观点可以借鉴,但最终的投资决策还是得自己拿主意。股里的声音,只能作为众多参考因素中的一个,而且是权重比较小的那一个。
说到底,东财股对我来说,就像个大茶馆。大家聚在这儿,聊聊行情,吹吹牛,发发牢骚。你要是想在里面淘金,那可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还得有自己的主心骨。实践下来,我觉得它最大的用处可能就是感受市场温度,看看散户们都在想挺有意思的。但真要靠这个做决策,那还是得慎重,再慎重。
这就是我这些年在东财股里头摸爬滚打的一点心得,不一定对,大伙儿就当听个乐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