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咱来聊聊浙江东方重组这事儿。就喜欢瞎琢磨,特别是对这种公司的转型升级,总想扒拉清楚来龙去脉。浙江东方搞重组那阵子,我可是实打实地跟了一遍。
最初的印象与关注点
最开始关注浙江东方,还是因为它以前主要是搞商贸流通的,你知道,就是做做贸易,卖卖东西。后来市场风向变了,这种传统业务压力也大。我就寻思,这家公司会不会有什么新动作。
果不其然,大概是2015年那会儿,就陆陆续续听到消息,说浙江东方要搞重大资产重组。我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这肯定是要转型了,不然没必要这么大动干戈。
我的追踪与研究过程
第一步:翻公告,找核心信息
这事儿一出来,我就开始盯着上交所的公告看。你别说,那段时间浙江东方的公告可真不少,什么停牌、重组进展、回复问询函,一大堆。我主要就是想搞明白几件事:
- 剥离要把哪些不赚钱或者跟未来方向不符的业务给弄出去。
- 注入要往上市公司里装什么好东西,这可是重头戏。
- 以后想干重组完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看了一堆资料,慢慢清晰了。原来他们是想把一些金融类的资产装进来,比如信托、期货、保险这些。一些原来的比如房地产业务,就给剥离出去了。商贸那块,也做了些整合优化。
第二步:理解重组逻辑
我就琢磨,为啥要这么干?后来想明白了,浙江东方背靠的是浙江省国贸集团,有国资背景。估计是想打造一个省级的金融控股平台,把优质的金融资源整合到上市公司里来,提升整体实力和盈利能力。说白了,就是从“卖货的”变成“玩钱的”,原先的商贸也没全丢,变成了“金融+商贸”两条腿走路。
我还特地去查了下,他们为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比如纺织品进出口贸易这块,集团还做了承诺,在重组完成后几年内逐步解决。这些细节都得抠,不然理解不透彻。
第三步:观察市场反应与后续动作
重组这事儿,市场反应也挺有意思。记得有一阵子,因为各种消息刺激,股价波动也挺大,甚至还出现过那种所谓的“天地板”,一天之内从涨停到跌停,或者反过来,成交量也放得巨大。这种时候,我就特别留意换手率和资金流向,看看大家对这个重组到底是什么预期。
等到2017年左右,这重组算是基本完成了。浙江东方也确实转型成了以金融为主导的公司。后面他们还搞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继续往金融主业上加码。
实践总结与感悟
整个过程跟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有几点:
其一,公司重组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成的,涉及到资产评估、业务梳理、监管审批、股东沟通,方方面面,特别复杂,时间跨度也长,从2015年开始酝酿,到后面一系列动作,好几年。
其二,看重组得看核心逻辑。为啥要重组?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哪?管理层有没有决心和能力去执行?这些想明白了,才能判断这重组靠不靠谱。
其三,耐心很重要。不管是公司经营还是咱们自己观察学习,都不能急于求成。一个大的战略转型,效果显现出来需要时间。浙江东方也是在重组后,通过几年的经营,金融业务的占比和贡献才逐渐提升起来的。
我就是这么一步步跟下来,自己查资料,自己分析,虽然算不上啥专业研究,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也学到不少东西。把这些记录下来,也算是给自己做个备忘,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儿,也能有个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