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件事儿——加加食品为啥戴上了“ST”的帽子。这事儿,也是我偶然间发现的,然后就一路摸索,想搞明白是咋回事。
一、起因:瞅见“ST”俩字母,好奇心上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我寻思着家里酱油是不是该补货了,就顺手在一些财经资讯APP上瞎逛,看看有没有啥调味品行业的新动态。加加食品嘛老牌子了,“中国酱油第一股”的名头也响当当的。结果,一搜它股票代码,前面明晃晃挂着个“ST”!
我当时就纳闷了,这“ST”可不是啥好玩意儿,通常是公司经营出了点问题才会被这么标记。这加加食品,浓眉大眼的,咋也“ST”了?就这点不好奇心重,非得弄个明白。
二、动手开扒:翻公告、看新闻,信息一点点凑
好奇心驱使下,我就开始动手查了。第一步,肯定是去看官方公告。 我就去找了加加食品自己发的那些文件,特别是关于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那公告写得是真正式,什么“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之类的,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
简单来说,我理解的就是:
- 公司内部管理有点乱,钱袋子没看
- 大股东那边好像有点麻烦,可能占用了上市公司的钱还没还,或者是有违规担保啥的。
第二步,就是看各路媒体的报道和分析了。 我在网上搜了不少新闻,发现这事儿还挺受关注。有些报道就直接点出来了,说加加食品这回被“ST”,跟他们公司2023年的年报有关,被监管机构点名了,说内控和关联交易有大问题。
我还看到有消息说,这已经不是加加食品第一次被“ST”了。好像是2020年的时候就有过一次,也是因为控股股东卓越投资那边的事儿,违规担保啥的。这就有点意思了,感觉是老问题又犯了?
我还注意到一些信息提到,加加食品的大股东,那个卓越投资,好像自身也面临一些麻烦,比如破产审查的风险,持有的公司股份也被冻结了不少。你想,大股东自己都一堆事儿,上市公司能好到哪去?
三、梳理脉络:为啥就“ST”了?
综合我翻到的这些信息,我大致梳理了一下加加食品被“ST”的原因,说白了主要就是这么几块:
就是公司内部控制不行。 这就像一个家,管家不行,家里就容易乱套,钱财也容易出问题。公告里说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估计就是指这个。
跟大股东的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脱不了干系。 大股东把上市公司的钱拿去用了,或者让上市公司给自己的债务做担保,这都是违规的,风险很大的。一旦大股东那边还不上钱或者出事,上市公司就得跟着倒霉。
再者,公司本身的经营业绩可能也不太理想。 我瞅了瞅,有报道说加加食品近些年营收下滑,甚至亏损。主业不给力,再摊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那更是雪上加霜了。
就是历史遗留问题了。 既然以前就因为类似问题被“ST”过,说明这些问题可能根深蒂固,没彻底解决,这回又爆发了。
四、一点感悟:投资还是得擦亮眼
扒拉完这些,我心里也算是有数了。加加食品这回被“ST”,真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是好几个雷凑一块儿爆了。什么内控、大股东问题、业绩下滑,一环扣一环。
通过这回“实践”,我也学到点东西。就是咱们普通人看一家公司,不能光看它牌子老不老,名气大不大。关键还得看它经营稳不稳,管理规范不规范。 像这种被“ST”的股票,风险就比较大了,股价也容易大起大落,咱们小散户要是踩进去,那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以后再琢磨投资啥的,还是得多做功课,多看看公司的基本面,少听消息瞎炒。这水深着,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了“韭菜”。
行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算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一个小记录,不成体系,大家随便看看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