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阵子,我对这个st安信信托特别上心,主要也是手里头刚好有点闲钱,寻思着看看有没有啥机会。听人说股里头热闹,消息也多,我就一头扎进去了,想着能不能淘到点真金白银。
初探股,眼花缭乱
刚开始点开那个st安信信托的股,嚯,家伙,那叫一个信息爆炸!各种帖子,红的绿的标题,一下子给我看懵了。有分析公司基本面的,有画K线图搞技术分析的,有纯粹喊口号的,还有不少一看就是急眼了骂街的。我寻思这水挺深,得慢慢看。
每日签到,刷帖成了习惯
我就跟上班打卡似的,每天雷打不动地刷。早上起来刷一遍,看看有啥新动向,大家伙儿对开盘是个啥预期。中午吃饭的时候也刷,看看上午的走势大家怎么解读。晚上临睡前再刷一遍,总结总结一天的“战况”,看看有没有啥“内部消息”或者“大佬发言”。那段时间,看股的时间比看盘还多。
- 第一阶段:看热闹。就是随大流,看大家都在讨论哪个帖子火就点进去瞅瞅。感觉跟逛菜市场似的,图个热闹。
- 第二阶段:试图分辨信息。 我开始琢磨,哪些人说得有点道理,哪些人纯粹是瞎起哄。看到有人说什么“主力吸筹”、“明天必涨”,我就点开头像看看他以前发过判断一下靠谱程度。也尝试跟着一些所谓的“大神”的思路去思考,但发现他们也经常被打脸。
- 第三阶段:关注情绪。 慢慢地,我咂摸出点味儿来了。股这玩意儿,看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的帖子,还不如看整体的情绪。 大盘一涨,或者股票稍微拉升一下,里面就歌舞升平,各种“老师”出来指点江山,信誓旦旦地说要到多少多少。一旦跌了,那就愁云惨淡,骂娘的,割肉的,互相指责的,简直就是人间百态。
我的实践感悟:股是个情绪放大器
我发现,指望从股里头找到啥能让你稳定赚钱的秘籍,那基本是想多了。里头的信息真真假假,鱼龙混杂。有些所谓的“利好”,传得有鼻子有眼,结果第二天股价照样跌。有些“利空”,搞得人心惶惶,结果股价反而涨了。这玩意儿,主力反向操作的例子可太多了。
我后来就想明白了,股更多的是一个散户情绪的聚集地和放大器。你可以通过观察里面的言论,大致了解目前市场对这只股票的关注度怎么样,散户的情绪是偏乐观还是偏悲观。但要拿这个当操作依据,那可得小心了。 很多时候,当股里一片看亢奋到不行的时候,可能就是风险积聚的时候。反过来,当里面一片哀嚎,大家都绝望的时候,说不定机会就悄悄来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现在我偶尔还会去st安信信托股(现在好像叫建元信托了,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那个600816)瞅瞅,但心态完全不一样了。更多的是当个乐子看,看看各路“大神”表演,看看散户朋友们的情绪变化,也算是一种独特的股市观察视角。真要操作,还是得有自己的判断,不能被股里的声音牵着鼻子走。毕竟那地方,吹牛的、泄愤的、做梦的,啥人都有,最终掏钱的是自己,可得对自己负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