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看到华联股份的新闻,说是要卖掉啥商业运营公司,一下子就给我整蒙了。就喜欢瞎琢磨,尤其是跟我生活沾点边的事儿。华联股份,以前印象里不就是搞购物中心、百货的嘛怎么突然就要卖掉一块业务了?这到底是要干嘛?
我的第一反应:这是要跑路?
第一眼看到这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年头,实体商业不好做,大家都知道。他们这一卖,是不是觉得这块烫手,不赚钱了,所以赶紧甩包袱?我赶紧去翻了翻他们最近的动态,想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大变故。
实践过程:扒拉信息,对比观察
我就开始了我这个“业余侦探”的实践。先是把能找到的相关新闻报道都看了一遍。发现他们卖的是“北京华联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这可是全资子公司! 这说明决心不小。
然后我就想,卖了之后他们还剩下继续翻资料,看到他们提到要“坚持作为社区商业运营商的定位,专注于社区型购物中心的运营与管理”。
社区商业运营商? 这词儿听着有点意思。我就结合自己家附近的情况琢磨。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华联的社区购物中心,规模不大,但五脏俱全,超市、餐饮、小孩玩的地方都有,平时人流量还可以。难道他们是想把精力都集中到这种小而精的模式上?
我又想到,华联股份之前的主营业务里,除了购物中心运营,还有影院运营和商业保理。这些业务现在怎么样了?影院这几年大家也知道,起起伏伏的。商业保理对我来说就更陌生了,感觉水挺深。
我的猜测与理解:瘦身聚焦?
扒拉了一圈信息下来,我慢慢有点感觉了。华联股份这操作,可能不是简单的“甩包袱”,更像是一种战略调整,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想“瘦身健体”,把不那么核心或者不那么赚钱的业务剥离出去,然后把资源和精力都集中到他们认为更有前景、更擅长的领域——也就是那个“社区型购物中心”。
你想,现在大的购物中心竞争多激烈,电商冲击也大。反倒是家门口这种社区商业,解决了“一公里”的需求,可能更容易活下来,也更接地气。他们可能是觉得,与其啥都抓,不如抓好手边的“社区”这块蛋糕。
我还看到有说法,说华联股份和那个高大上的华联SKP是“兄弟关系”,都属于华联投资集团。这回卖掉商业运营公司,对华联股份本身来说,可能更能得到集团内部的“偏爱”,把资源倾斜过来,好好发展它的主业。
- 第一步:看到新闻,产生疑问。
- 第二步:主动搜索更多相关信息,了解具体出售内容。
- 第三步:结合公司定位(社区商业)和自身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 第四步:思考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对比判断。
- 第五步:形成初步结论——战略收缩,聚焦核心。
我琢磨着,华联股份这波操作,大概率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并且活得更滋润。这只是我一个普通小老百姓的瞎琢磨,具体人家公司咋想的,还得看后续发展。不过通过这么一番了解,感觉自己对这些上市公司的运作,也多了那么一丢丢的认识,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