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个哈药股份,不少朋友都纳闷儿,这玩意儿咋就不涨?我自个儿也琢磨了挺长时间,还真下功夫去扒拉了些东西,今儿个就跟大家伙儿分享分享我这点儿实践过程。
起初的疑惑与资料搜集
我也是瞅着这哈药股价,心里直犯嘀咕。按理说,这么大个牌子,国民老字号了,怎么股价就跟焊在地上似的,纹丝不动,甚至还往下溜达。这不符合常理!
我就开始动手了。第一步,我先是把能找到的公开信息都给捋了一遍。 什么公司年报、季报、各种新闻公告,还有一些券商的研究报告(虽然那玩意儿也就参考参考),都给下载下来,堆了一桌面。那几天,我基本就是泡在这些故纸堆里头。
深入挖掘,发现问题
看着看着,我就发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了。这里我简单归纳几点我当时扒拉出来的东西:
- 分红问题: 我翻了老半天,发现这公司,好家伙,从18年开始就没给股东分过红。上市公司不分红,这在咱A股市场,还是挺让小散们心里膈应的。我又仔细瞅了瞅,公司说是啥“归母净利润还有20亿的亏空”,这话啥意思?就是说,短期内,想指望它分红,门儿都没有。有些评论就说了,“再过十年也不会进行利润分配”,这话糙理不糙。
- 股东结构: 我又去查了它的股东构成。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加起来,居然不到8%! 这说明筹码太分散了!这种票,主力想控盘拉升,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我看有些分析说,“做市的机构还在急于捞筹码,并未形成共识”,这话我琢磨着也有道理,就是各路神仙还没统一意见,劲儿没往一处使。
- 业绩预期: 股价是未来的反映嘛我瞅了瞅近几年的业绩,再结合一些行业分析,感觉它那个年报可能不太好看。虽然具体亏多少,利润是正是负,咱也不知道,但市场预期不股价自然就蔫儿了。
- 历史包袱: 还有那个GNC的事儿,之前折腾那么大,对公司财务肯定有影响。虽说GNC退市重组不完全是经营问题,是“回购导致财务费用过高”,但这个雷,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哈药。
- 激励与搬迁: 我还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那个“超低的股权激励目标和股权激励价格最低授予价1.36”,这玩意儿,你说能有多大激励作用?再结合它18年就公告要搬迁,这搬迁对短期业绩肯定也是有影响的。
个人分析与判断
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我心里就大概有个谱了。
没分红,这是个硬伤。 咱小老百姓买股票,除了指望股价涨,多少也盼着能有点股息红利不是?你这常年铁公鸡一毛不拔,谁还乐意长期拿着?人家都说“政策强信心,预期正改善”,你这不分红,信心咋来?
股东结构太散,机构也没形成合力。 这种情况,股价就容易随波逐流,没个主心骨。散户多,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恐慌,你拉一点,他就跑,主力也头疼。
再者,基本面短期内看不到啥大的起色。 那个20亿的亏空得填?GNC的后续影响得消化?搬迁的事儿得落地?这些都是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
我当初怎么琢磨这事的?也是因为身边有朋友问我。他看这票价格低,3块钱左右,就问我能不能抄个底。就爱较真,不懂的就得去弄明白。于是我就开始了我上面说的那些“实践”。
我记得当时我一边翻资料一边想,这股价对应它那个中信混改的收购价5块8,差着一大截。按理说,中信那么大个机构,能做亏本买卖?但再一看那个股权激励价格才1块3毛6,我又糊涂了,这到底是图啥?
我得出的结论就是,这票,目前来看,确实缺乏上涨的催化剂。 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有些朋友可能觉得“估值很低了,动态PE只有13倍,股价相对业绩来讲严重低估”,这话没错,但市场先生认不认,又是另一回事了。就像有的人说的,“坚决不割肉”,那是个人选择,但对于为啥不涨,咱得心里有数。
总结与后续
朋友们,经过我这么一番折腾和记录,对于“哈药股份为什么不涨”,我个人理解就是:核心还是公司自身的基本面问题,包括盈利能力、分红政策、历史包袱等,再加上股权结构分散,导致市场信心不足,资金不愿意深度介入。
我这也只是个人的一点实践和看法,说得不对的地方,大伙儿多担待。股市这东西,谁也说不准。我也就是把我自个儿研究的过程和思路,原原本本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同样有疑惑的朋友一点点参考。至于后面它会不会涨,那就得看公司能不能拿出实实在在的改变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