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永太科技2022年的那个目标价,我可得好好跟大伙儿唠唠我当时是怎么琢磨这事儿的。那会儿市场风风火火,尤其新能源这块儿,永太科技也是个热门股,天天都有人讨论。
我的瞎琢磨之路起点
就喜欢自己动手捣鼓。听大家聊得热火朝天,说什么目标价三百、四百的,我就寻思,这目标价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能不能自己也估摸估摸?于是我就开始了我的“实践”。
第一步:搜集“情报”
我肯定得到处找资料。那时候打开各种财经App、论坛,关于永太科技的分析那叫一个多。我记得当时看到有研报,比如国联证券好像是给过一个50多块的目标价,但也有更猛的,说按60倍市盈率(PE)算,每股收益要是能到5块6毛8,那目标价直接干到340块!还有说保守点给30倍PE,那目标价也有一百二三十。
关键信息点我当时都拿小本本记下来了:
- 分析师预测的每股收益:这个数字五花八门,有的乐观,有的保守。
- 给的市盈率倍数:锂电池板块当时火热,给60倍甚至100倍的都有喊。
- 公司规划的产能:特别是那个VC(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好像是叫这个名字,记不太清了),说要是能达到多少万吨,利润就不得了。
第二步:自己动手“算账”
搜集完这些七七八八的信息,我就开始自己上手算了。我这人心思比较粗,不像专业分析师那么精细,就是大概估摸着来。
我想,这每股收益到底能有多少?我看有的报告预测2022年净利润能有50多亿,有的说10亿左右。这差距也太大了!咱取个中间偏保守点的数,或者看看大多数机构的平均预测值。
然后是市盈率。这玩意儿就更玄乎了,市场情绪好的时候,给高点儿;市场不行的时候,给低点儿。我当时就想,永太科技毕竟是热门赛道的热门股,给个几十倍应该不过分?比如,要是按乐观的每股收益6块钱算,给个50倍PE,那目标价就是300块。要是悲观一点,每股收益3块,给个40倍PE,那也得120块。
我还记得看到一些资料说,VC那玩意儿,如果价格能维持在每吨50万、60万的高位,那永太科技的利润简直不敢想。当时我就在想,这东西价格波动太大了,万一跌下来?所以算的时候,心里也得打个折。
第三步:纠结与对比
算来算去,我自己也糊涂了。因为假设条件不一样,算出来的结果能差老远。比如,有的说“保守给予永太科技2022年60倍PE估值,2022年目标价=60倍PE X 5.25元=315元!” 还有的说“保守给予永太科技2022年30倍PE估值,2022年目标价:=30倍PEX4.22元=126.60元!” 这同一家公司,目标价差了一倍多,你说我信哪个?
我就把这些不同的算法和结果都列出来,摆在面前看。感觉就像在猜谜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我的“实践成果”
折腾了一通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这目标价,参考一下就行,别太当真。影响股价的因素太多了,公司基本面、行业政策、市场情绪、大盘走势,哪个都能让股价上蹿下跳。
我当时给自己画的心理预期是,如果按相对乐观但又不是最疯狂的估计,比如每股收益能到4到5块钱,市场给个50到60倍的PE,那目标价可能在200到300块之间晃悠。但如果市场情绪不或者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那腰斩也是有可能的。
我这实践了一圈,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这些所谓的“目标价”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它就是一个基于当前信息和一堆假设推算出来的数字,未来一变,它也得跟着变。咱小散户,还是得结合自己的判断,别盲目听信一个数字就冲进去。
现在回头看,2022年也过去了,永太科技的股价也是起起落落,当时的那些预测,有的沾点边,有的就差得远了。这股市,真是魅力无穷,也变幻莫测!我这就算是记录一下当时自己瞎琢磨的过程,也算是一段挺有意思的经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