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最近捣鼓“上峰水泥”这事儿。也不是啥高深的技术活,就是家里老房子有点年头了,院子地面坑坑洼洼的,寻思着自己动手给它整平整了,顺便也体验一把当“水泥工”的感觉。
起因与准备
我对水泥这玩意儿也是一知半解。就知道盖房子、铺路都离不开它。真到自己要用了,就开始犯嘀咕了,市面上牌子那么多,到底哪个我就去问了问小区里做装修的老师傅,也上网扒拉了些资料。有师傅就提到“上峰水泥”,说他们家那边工程上用的多,口碑还行,说质量挺硬朗,凝固快,强度也不错。
听人劝,吃饱饭。我寻思着,既然人家专业人士都这么说了,那就试试呗。然后我就跑去建材市场溜达了一圈。找到卖上峰水泥的摊位,跟老板唠了唠。老板也挺实在,给我介绍了下他们家水泥的特点,什么“色泽佳”、“凝结硬化快”、“抗折抗压强度高”之类的,虽然有些词咱也听不太懂,但感觉挺厉害的样子。主要是我看那包装袋也挺规整,生产日期啥的都清清楚楚,心里就踏实了不少。
根据我那小院子地面大概的面积,盘算了一下,先买了几袋回来试试水。还顺带买了沙子、小石子,借了邻居家的搅拌桶和几把称手的工具,比如铁锹、抹子啥的。
实践过程
第一步:清理场地
这活儿看着简单,也挺磨人。先把院子里那些杂草、碎砖烂瓦给清理干净,然后用铁锹把高低不平的地方大致找了找,尽量让地面平整些。
第二步:搅拌水泥砂浆
这可是个技术活,也是力气活。我按照大概水泥、沙子、石子1:2:3的比例(也是估摸着来,没那么精确),先把干料倒进桶里,用铁锹搅和均匀。然后慢慢加水,一边加水一边搅拌。这上峰水泥,感觉吸水性还行,没出现那种一下子就结块或者稀得不成样的极端情况。搅拌到啥程度?就是用铁锹铲起来,浆体能挂在锹上,但抖一抖又能比较顺畅地掉下来,黏糊糊的,但又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这过程真是汗流浃背,胳膊都快抡圆了。
第三步:铺设和抹平
搅拌好了就赶紧往地上铺。用铁锹一坨一坨地把水泥砂浆倒在清理好的地面上,然后用抹子和刮板开始找平。这个过程最考验耐心和手艺了。一开始我还真有点手忙脚乱,抹得不是这儿高了就是那儿洼了。后来慢慢找到点感觉,尽量让表面平整光滑。上峰水泥的凝固速度确实还可以,没有给我太多手忙脚乱的时间,但也足够我这种新手进行操作和调整了。抹平的时候,感觉它的和易性还不错,就是说在工具上不怎么粘,也容易摊开。
结果与感受
等了大概一两天,水泥地面基本上就凝固硬化了。我上去踩了踩,感觉挺结实的,没有松散或者起沙的情况。颜色嘛就是那种标准的水泥灰,看着也挺顺眼。虽然我这手艺肯定比不上专业的师傅,有些地方可能还是有点小瑕疵,但整体效果我自己还是挺满意的。
这回实践下来,有几点感受:
- 选对材料很重要:虽然咱不是专业的,但用个口碑好点的材料,心里踏实,干出来的活儿质量也有点保障。这回上峰水泥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稳定,没出啥幺蛾子。
- 动手能力是练出来的:别看师傅们干活轻松,自己上手才知道里面的门道和辛苦。从搅拌到抹平,每一步都有讲究。
- 过程比结果更有趣:虽然看着平整的地面挺有成就感,但整个捣鼓的过程,那种全身心投入的感觉,也挺有意思的。
这回用上峰水泥自己动手修整院子地面,算是一次挺成功的实践。水泥质量感觉是过关的,至少对于我这种家庭小修小补的需求来说,完全够用了。以后家里再有这种小活儿,我估计还会考虑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