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来聊聊我平时是怎么扒拉棕榈股份那些大股东信息的。闲着没事就爱琢磨这些上市公司背后都是谁在当家做主,特别是自己有点小钱投在里面的,那就更得上心了。
我的实践第一步:找到信息源头
查十大股东这事儿,没那么玄乎。我一般就这么几步走:
最常用的,就是打开我那个用了好几年的股票软件。不管是哪个,现在功能都做得挺全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在搜索框里敲“棕榈股份”,或者直接输它的股票代码,反正能找到它就行。
点进去之后,一般都会有个叫“F10”或者“公司资料”、“公司概况”啥的栏目,名字可能五花八门,但意思都差不多。我就往那里面钻。
第二步:深挖股东信息
进了那个“公司资料”页面,信息就多了去了。这时候我就得有耐心,像寻宝一样,挨个标签或者菜单看。通常会有一个专门的板块叫“股东研究”、“主要股东”、“股东情况”或者类似的。我主要就奔着这个去。
点进去,最新的十大股东名单(有时候是十大流通股东)就出来了。谁谁谁,持了多少股,占多少比例,是流通A股还是都写得明明白白。比如我之前看的时候,就注意到那个“河南省豫资保障房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挺高的,一直在那儿稳坐钓鱼台,有时候还增持点,像去年某个季度就增持了不少。
我还特意留意过变动。比如,有时候会看到“新进”的股东,像之前看到“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作为新面孔出现在名单里,持股也不少。也会看到某些股东减持,像之前新闻提过的自然人股东徐建源,我就看到过他减持的消息,持股数变少了。还有那个朱前记,也看到过他计划减持的公告。这些信息,软件里或者财经新闻里都能找到蛛丝马迹。
第三步:对比和分析(纯属个人爱好)
光看一期还不过瘾,我有时候还会对比下前几个季度的股东名单。看看有啥新面孔进来,哪些老熟人减持了甚至退出了前十。比如之前有一次报告期,就看到龙云新进,同时徐建源退出了十大流通股东的名单,王朝晖则增持了。这种变化挺有意思的,能大概感觉出各路资金的动向。
我为啥对这事儿这么上心?这得从几年前说起。
那时候我刚开始学着捣鼓股票,纯小白一个,听风就是雨。有一次,一个朋友神神秘秘地说棕榈股份有啥啥利我脑子一热就跟风买了一点。结果?不高不低地挂在那儿了。钱不多,但总归是自己的辛苦钱。
从那以后,我就落下个毛病,对自己手里的或者关注的票,总想多了解一点。特别是这十大股东,在我看来,他们就像是船上的大副二副,他们的动向,多少能反映出一些船的航向问题。虽然咱小散户说不上话,但看看总没坏处,至少能让自己心里有个谱,不至于太盲目。
看到“河南省豫资保障房管理运营有限公司”这样的大块头稳稳当当地增持,心里就稍微踏实点,觉得公司基本面可能还行。看到一些个人股东或者机构频繁进出,心里就得打个小鼓,琢磨琢磨是不是有啥咱不知道的事儿。
整个过程不复杂,就是得多点耐心,细心去看那些数据和公告。反正我是这么干的,一手资料,自己分析,虽然不一定准,但总比道听途说强。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下次再跟大家唠唠我关注的其他票的实践经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