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空,正好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家公司——北京汉王科技。这事儿得从我前段时间瞎琢磨人工智能这块儿说起。
我当时怎么关注到这家公司的?
也挺偶然的。我,平时就爱看点科技新闻,瞎琢磨。有天刷到一个消息,说是北京市工商联搞了个什么民营企业百强的发布会,汉王科技又上榜了,还是科技创新百强。我心想这汉王科技,不是以前搞手写板、电纸书那个吗?怎么现在跟“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这些词儿绑得这么紧了?这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于是我就开始动手查了查。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有点意思。这家公司,资格可老了,1998年就成立了,妥妥的行业老兵。他们一开始最牛的就是模式识别,说白了,就是让电脑能认东西。
他们都折腾了些
我仔细扒拉了一下,发现他们最早主要搞这么几块:
- 手写识别:这个大家应该不陌生,就是咱们以前可能用过的手写板,你在上面写字,电脑能认出来。
- 光学字符识别(OCR):就是扫描仪扫东西,或者拍张照片,能把图片里的文字给认出来,变成能编辑的文本。
- 人脸识别:这个现在太常见了,刷脸支付、刷脸开门啥的。
- 笔迹输入:跟手写识别有点像,但更侧重于笔的交互体验。
这些技术,在当时那都是挺前沿的。我记得我上学那会儿,要是有个汉王的手写板,那可是相当时髦的玩意儿。
时代变了,智能手机普及了,他们也得跟着变。我看资料说,他们就开始往文本大数据、笔智能交互、生物特征识别还有AI智能终端这些方向转。说白了,就是把以前那些识别技术,跟现在火热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搞出点新东西。
比如文本大数据,我理解就是处理海量的文字信息,从里面挖有用的东西。笔智能交互,估计就是让笔用起来更智能,不光能写字画画,还能干更多事儿。生物特征识别,除了人脸,估计还有指纹、虹膜啥的。AI智能终端,那范围就广了,可能是一些带有人工智能功能的小设备。
我瞅着他们总部就在北京海淀,那可是中国高科技企业扎堆儿的地方,氛围肯定错不了。
琢磨到的一点想法
我查了这些之后,就觉得汉王这家公司挺能折腾的,也挺能跟得上趟儿。从最早的识别技术,到后来智能手机时代的转型,再到这两年AI大火,他们好像都没落下。而且我还看到有数据说,他们在那个AI多模态领域,好像有个什么指标(好像是市销率什么的)还挺低的,意思大概就是性价比不错?这个我就不太懂了,毕竟咱也不是专业的财经分析师。
反正,我这么一通瞎琢磨下来,感觉汉王科技这家公司,就像一个一直在练武功的人,一开始练的是拳脚(手写、OCR),后来又学了内功心法(大数据、AI),不断地给自己升级。能在市场上活这么久,还总能跟上新技术的潮流,确实有两把刷子。
这就是我最近对汉王科技的一点实践记录和粗浅看法,跟大家分享分享。都是自己瞎琢磨的,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担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