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来聊聊我最近琢磨的一只票,代码是600768,也就是那个宁波富邦。这玩意儿可真让我花了不少心思去琢磨,所以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分享分享我这实践过程。
最初的相遇与初步观察
事情得从前段时间说起。那会儿我寻思着手头有点闲钱,总想着找点啥能鼓捣鼓捣。我就打开那行情软件,漫无目的地翻着。翻着翻着,就瞅见了这600768。为啥会停下来多看几眼?主要是它那个名字,“富邦”,听着就挺大气的,再一看所属的板块,好像跟那个工业金属沾点边。当时我想,工业这块儿,总是经济的底子嘛应该差不到哪儿去。
然后我就开始简单地扒拉了一下它的基本信息。看了看它近期的走势,有涨有跌,不算太妖,也不是那种死水一潭的。我还特意去搜了搜相关的新闻和公告,想看看最近有没有啥大动静。看到有些资料说,什么市场最近连续上涨,短期要小心回调,还有说啥主力机构披露了持股数据。这些信息都挺常规的,没啥特别劲爆的。
深入研究与过程中的困惑
光看这些表面东西肯定不行,我就开始往深了琢磨。我这人有个习惯,看上哪个票,就喜欢把它翻个底朝天。
我先是把它过往的K线图调出来,从日K、周K到月K,仔仔细细地看。我想从图形里找出点规律来,看看它一般在什么位置支撑,什么位置有压力。这个过程挺枯燥的,就跟看心电图似的,但我觉得这是基本功,必须得做。
我就去看那些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问答。我觉得那地方挺有意思的,能看到不少散户关心的问题,也能看到公司是怎么回复的。我记得看到有投资者问,说最近小金属和金银价格涨得厉害,问公司有没有啥影响。公司的回复嘛也都是那种官方套话,说会关注市场动态啥的。这也没给我太多有用的信息。
我还特别留意了它的资金流向。有时候看它是净流入,有时候又是净流出。这就让我有点犯迷糊了,到底主力是在吸筹,还是在出货?我看到有分析说,如果主力资金持续流出,那就要小心风险了。可有时候明明看着流出,它股价还晃晃悠悠往上走一点,这就让我更看不懂了。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关于分红的。好像有投资者提到过,说这公司账上似乎有钱,但好像不怎么爱分红,老想着搞收购什么的。这点我也挺在意的,毕竟对我们小散来说,能有点分红总是好的嘛
实践中的思考与记录
在我观察和记录的这段时间里,我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 每日盯盘与记录: 虽然不是每分每秒都盯着,但我会固定在开盘、午休和收盘前看一看它的走势,记录下当日的最高、最低、收盘价和成交量。这能帮我感知它的“股性”。
- 信息收集与筛选: 我会定期去刷刷财经新闻,看看有没有关于宁波富邦或者它所处行业的新政策、新动态。然后把觉得有用的信息摘录下来。
- 对比分析: 我会把它和同行业其他几只票对比着看,看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动性,或者宁波富邦的走势是不是有它自己独特的逻辑。
- 模拟操作(心理): 有时候我会假设自己在某个价位买入了,然后根据后续的走势,在心里盘算着是该持有、加仓还是卖出。这是一种心理演练。
比如,我记得有一次,它股价连续涨了几天,当时我就想,是不是有什么利好我没发现?我就赶紧去翻公告和新闻,结果啥也没找到。后来它又慢慢跌回来了。我就记录下来:这票有时候会有这种脉冲式的上涨,但持续性好像不太强。
还有一次,我看到数据说它当日净流入了不少资金,市场排名也还可以。但第二天,股价并没啥太大起色。我就琢磨,是不是大资金也就是短线捣鼓一下,并没有长期看好的意思?
最终的“成果”与感悟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折腾,要说我完全把600768给摸透了,那肯定是吹牛。股市这东西,哪有那么容易就让人看明白的。但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和记录,我确实对它有了一些更具体的感知。
我知道了它大概的波动区间,了解了它在面对一些行业新闻时可能的反应,也对它的资金面有了一些模糊的判断。更重要的是,我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现在这只票还在我的自选列表里。我可能不会轻易去操作它,但它就像我的一个老朋友一样,我会时不时地去看看它,验证一下我之前的判断。这种实践的过程,对我来说,比单纯地看别人分析要有价值得多。毕竟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那些经验教训才会真正刻在脑子里。
今天分享的这个600768,更多的是分享我观察和研究一只票的笨方法。不一定对,但都是我实打实一步步做过来的。希望对大伙儿能有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