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琢磨的一件事儿——就是标题里说的,那些一块两块钱的股票。你们也知道,我这人就喜欢瞎捣鼓,看到点啥新鲜的就想去试试水。
起因:为啥会去看这些“便宜货”?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手头正好有点闲钱,不多,也就够平时买几斤排骨的。放银行,那利息,啧啧,还不够我买包烟的。我就寻思着,股市里那些茅台、宁德时代,一股几百上千的,咱也只能看看热闹,买一手都肉疼。
后来有一次,我就在交易软件里瞎划拉,你们晓得,就是漫无目的地翻。突然,我看到一堆股票,价格后面那个数字,小数点前面不是“1”就是“2”,有的甚至还是几毛钱!当时我就愣了一下,心想,这玩意儿,这么便宜?跟白菜一个价了都。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定花点时间去瞅瞅,这些“白菜股”到底是个啥情况。
我的实践过程:大海捞针式的寻找
第一步:初步筛选
我打开了我的炒股软件,这玩意儿现在功能也挺多。我找到了那个筛选功能,直接把价格区间给它框定了,就设在0.8元到2.5元之间。为啥是2块5?因为我觉得超过2块5,那“1元2元”的感觉就没了,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第二步:逐个“相面”
条件一设,好家伙,一下子跳出来不少股票。我当时也没啥章法,就从头开始一个一个看。主要是看几点:
- 公司是干啥的:我点开F10,大概浏览一下公司的主营业务。我发现,这些低价股,很多都集中在一些比较传统的行业,比如永泰能源,搞煤炭电力的;还有山东钢铁,听名字就知道是钢铁行业的。这些行业,有时候受大环境影响比较大,起起落落的。
- 看看有没有啥特别的消息:我也顺便瞄一眼有没有啥公告,比如像那个贤丰控股,之前好像说要搞什么碳酸锂项目。这种消息,有时候能刺激一下股价,但咱也得留个心眼,别一听风就是雨。
- 瞅瞅市值和股本:有些票价格低,可能是因为盘子特别大,总股本多,所以单价就下来了。
我这个过程,挺枯燥的。就跟在旧货市场里淘宝似的,得有耐心。我大概花了两三个下午的时间,把筛选出来的那些票都过了一遍。有些一看就是ST或者ST的,我就直接跳过了,咱这小心脏,经不起那种折腾。
第三步:简单归类和观察
看了那么多,我也模模糊糊总结出一点规律,或者说是一些现象:
- 行业周期性强: 像钢铁、煤炭、有些化工、甚至一些零售、地产相关的,这些行业好的时候是真但一旦进入下行周期,那股价就趴窝了。
- 曾经的“明星”: 有些票,你仔细看它历史K线,以前也风光过,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经营不善、扩张太快、或者行业变化没跟上,慢慢就掉下来了。
- 股本扩张: 有的公司可能以前搞过什么高送转,股本扩大了好几倍,股价自然就摊薄了。
我还发现,这些低价股里,有些公司还在正常经营,甚至还有盈利。但市场就是不给高估值,可能是觉得没啥想象空间,或者就是单纯的“便宜没好货”心理在作祟。亏损的也不少,这个得仔细甄别。
实践下来的一点感悟
便宜不代表一定能捡漏。 我看了一圈下来,深刻体会到,一块两块的股票,有它便宜的道理。可能是业绩差,可能是行业不行,可能是故事讲完了,也可能是盘子太大死水一潭。想从这里面淘到金子,难度不小,得有火眼金睛。
波动可能很大。 别看它价格低,涨跌停板的幅度可是一样的。一块钱的股票,涨停就是一毛,跌停也是一毛。相对来说,这个波动率挺高的。如果真要碰,那也得控制好仓位,拿点输了也不心疼的钱去玩玩,千万别想着靠这个发家致富,不现实。
就是得有耐心和自己的判断。 跟风是大忌。我这也就是自己瞎琢磨,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顺便看看能不能从这些“边角料”里发现点啥有意思的东西。
这回“1元2元好股”的探索实践,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学习和观察。我并没有真的因为这个去重仓买哪个票,主要还是以小额尝试和观察为主。这个市场嘛永远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希望我这点折腾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不一样的视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