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咱来聊聊我捣鼓“基金万家180”这档子事儿。也不是啥专业的分析,就是我自个儿瞎琢磨、瞎折腾的一点记录,给大家伙儿当个乐子看,或者说,当个“前车之鉴”也行。
我是怎么盯上这“万家180”的
说起来,对理财这块儿一直都是半瓶子醋晃荡。之前也跟风买过一些乱七八糟的,结果,大多时候都是“为国接盘”的命。我寻思着不能老这么稀里糊涂的,得找点稍微稳当点、透明点的玩意儿。有段时间,我就老在那些基金App上瞎转悠,看来看去,就瞅见了这“万家180指数”,代码好像是519180,对,就这个。
当时我就想,指数基金,顾名思义,不就是跟着某个指数跑的嘛应该不会有基金经理瞎操作的空间,理论上得稳当点。这“180”指的是啥?我专门去查了下,大概意思就是一揽子相对大盘的股票,具体是哪个指数,当时也没太深究,反正就是个指数基金的路子。
开始我的“实践”观察
选定了目标,我就开始了我的“实践”——主要就是观察和记录。我这人本金不多,胆子也小,不敢一上来就真金白银砸进去。我就把它加到我的自选列表里,天天瞅着它的净值波动。
我发现这万家180成立时间还挺早的,好像是2003年就有了,算是个老基金了。看着历史净值,有涨有跌,跟过山车似的,不过拉长时间看,好像还是往上走的,这就给了我一点点信心。我又去翻了翻它的资料,说是“中风险”,股票型的。基金经理叫杨坤,据说也干了好几年了,经验应该还行。
那段时间,我就跟上班打卡一样,每天都看看它的涨跌幅。有时候涨一点,心里就美滋滋的,好像自己赚了钱似的;有时候跌个零点几,心里也跟着揪一下。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比如它最近一年的表现,好像有点拉胯,净值涨幅不咋地,甚至有时候还是负的。但是,我又看到有些评级机构,比如那个啥济安金信,给了它三年期五星评级,这就让我挺纳闷的,这到底是好还是不
后来我又看到个报告,说它份额有所下降,但净资产反倒增长了,净利润还挺亮眼。我当时就琢磨,这份额降了,净资产咋还涨了?是不是大户赎回了,但留下的钱因为市场行情好或者投资收益不错,所以总盘子还是大了?这里面的道道,我这外行也搞不太明白,就觉得挺有意思。
为啥我会花这么多工夫研究它?
你们可能觉得奇怪,一个指数基金而已,我至于这么抠细节吗?嗨,这事儿说来话长。
我之前在股市里栽过大跟头。那时候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是股神附体,听风就是雨,追涨杀跌,结果?本金亏进去一大半,老婆天天跟我念叨,说再这么瞎搞,这日子就没法过了。那段时间,我是真消沉,看到股票K线图都犯怵。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下定决心,以后投资可得稳扎稳打,不能再凭感觉瞎来了。
后来痛定思痛,就开始学习理财知识,看各种书,逛各种论坛。了解到指数基金这种东西,觉得特别适合我这种风险承受能力不高、又没太多时间研究个股的人。它透明,费率相对低,还不用担心基金经理的个人水平问题。当我看到万家180这个老牌指数基金的时候,就特别想把它研究透彻,看看它到底适不适合我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人。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找一个能长期放着、不用太操心的产品。我对它的历史业绩、跟踪误差、费用、规模这些都比较在意。那段时间,我几乎把市面上主流的指数基金都翻了个遍,重点观察了包括万家180在内的几个。
的一点点感悟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瞎琢磨,我对万家180这个基金算是有了点自己的看法。它作为一个老牌的指数基金,有它存在的道理。你说它最近一年的业绩有时候确实不尽如人意,波动也不小。但你说它不它毕竟是跟踪指数的,长期看大方向应该不会偏离太多,而且有些评级也还行。
我觉得,像这种指数基金,可能就适合那种佛系投资的人。别指望它能让你一夜暴富,但长期定投,跟着市场慢慢磨,或许能有个平均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话永远是对的。我这点实践记录,也纯粹是个人行为,大家千万别当成投资建议,自个儿的钱袋子还得自个儿负责。
反正,通过捣鼓这万家180,我也算是对指数基金多了点了解,也算是给自己之前的投资失败交了点“学费”之后的一点小进步。这过程,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