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空,跟大家唠唠我之前琢磨“伊利股份”那点事儿。咱也不是啥专业人士,就是瞎鼓捣,记录一下自己的过程,图个乐呵,也算是个小小的实践分享。
我是怎么开始关注“伊利股份”的?
起初,我对股票这玩意儿一窍不通,就知道个红涨绿跌。那阵子不是手里有点闲钱嘛总琢磨着干点别让钱在银行里“发霉”。周围有朋友偶尔会聊起股票,说哪个哪个涨了,哪个哪个又赚了。我这人心思就活络起来了。
伊利这牌子,咱熟!天天喝他家的牛奶、酸奶,广告也做得响亮。我就寻思,这么大的牌子,应该差不到哪儿去?至少产品我是认可的。 抱着这种朴素的想法,我就想看看大家对这家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是啥看法。
咋看?直接上网搜呗!我就在搜索框里敲了“伊利股份”,然后就跳出来一堆结果,其中就有个叫“伊利股份”的地方,后面还跟着股票代码,好像是600887,对,就是这个。我心想这“”不就是论坛嘛肯定是股民扎堆讨论的地方。
在股里我都干了些
点进去一看,嚯!那家伙,可真热闹。各种帖子,刷刷地往上冒。我一开始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看不懂。
- 有人喊:“伊利要起飞了,目标价XX元!”口气那叫一个坚定。
- 有人唉声叹气:“完了完了,又被套牢了,啥时候能解套?”
- 还有人贴图,各种红红绿绿的K线图,什么支撑位、压力位,看得我云里雾里。
- 也少不了各种“小道消息”和情绪化的发言,骂街的、吹牛的,五花八门。
我这人有个习惯,不懂就慢慢看,慢慢琢磨。我就每天抽点空闲时间,上去泡一会儿。 先是看那些评论多的、回复热烈的帖子。很容易被那些情绪化的言论带着跑,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
后来我发现不行,不能光看热闹。我就开始有意识地筛选信息。我会特别留意那些:
- 分析公司基本面的帖子: 比如讨论伊利最新的财报怎么样,市场份额如何,国家对乳制品行业有啥新政策之类的。虽然有些词儿我也搞不懂,但大概意思能明白。
- 讨论行业动态的帖子: 看看整个消费市场的情况,大家对未来消费的预期是啥样的。
- 一些相对冷静、客观的观点: 哪怕是看空的,只要说得有条有理,我也会认真看看。
我还试着把一些我觉得有道理的观点,或者我不明白的地方,自己悄悄记下来,然后有空就去网上搜搜相关的资料,对比着看。比如有人提到“消费复苏利好伊利”,我就会去查查最近关于消费的数据和新闻,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那段时间,我几乎把“伊利股份”当成了一个免费的“学习角”。虽然信息很杂,但也能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市场对这只股票的关注点和不同看法。
我琢磨出点啥道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水”和“学习”,我慢慢悟出点门道:
第一,股里的信息只能参考,千万不能全信。 那里面鱼龙混杂,各种目的的人都有。有真心分享的,也有别有用心想影响别人判断的。独立思考特别重要。
第二,情绪化的东西少看。 涨了就一片欢呼,跌了就一片哀嚎,这种帖子看多了容易影响自己的心态,做出冲动的决定。
第三,关注那些有数据、有逻辑支撑的分析。 哪怕是简单的分析,只要能说出个一二三,也比瞎喊口号强。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股只是一个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 真要做投资决策,还得去看公司的官方公告、研究机构的报告,再结合自己的判断。不能单凭股里的三言两语就头脑发热。
我后来就是把“伊利股份”当成一个观察市场情绪、了解大家都在关注啥的一个窗口。偶尔看到一些有价值的讨论,就深入研究一下。至于那些吵架的、发泄情绪的,就自动忽略了。
这就是我当初在“伊利股份”的一段实践经历。没啥高深的技术,就是多看、多听、多想、多对比。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也算对自己关注的东西有了更立体的认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