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股票分红这事儿,我刚开始那会儿,也跟大家伙儿一样,觉得这不就是公司白送钱嘛心里美滋滋的。后来自己真金白银下场干了几回,才发现里头的门道还真不少,不是傻等着就能捡到便宜的。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个股票说要高分红了,当时那个激动,寻思着这不买不是亏了?也没多想,就在股权登记日的前一天给买进去了。那时候就盼着,第二天拿了分红,股价再涨点,美滋滋。
第一步:傻乎乎地买入,等待“惊喜”
那时候,我天天盯着那个股票,就等着公告出来,看到底分多少。公告一出来,还真不错,每股能分个几毛钱。我当时还算了一下,我那点儿股数也能拿个小几百,挺开心的。
然后就到了股权登记日,我持有着股票,心里踏实。第二天是除权除息日,我一大早起来看盘,股价直接给我掉了一块,掉的幅度跟我拿到的分红差不多。我当时就有点懵,这咋回事?不是说分红是好事吗?怎么股价还跌了?
第二步:初尝“除权除息”的滋味,开始琢磨
后来我就琢磨,这事儿不对劲。慢慢地看多了,也跟一些老股民聊了聊,才搞明白,,原来有个东西叫“除权除息”。简单说,就是分红之后,股价会相应地调低,总的市值没变,就像一块蛋糕,切了一小块给你,那剩下的蛋糕自然就小了点。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事儿,就是那个现金分红,如果你持有股票的时间不够长,还得交税!比如你持股不到一个月就卖了,那分红的20%就得上交。我一算,我那次分红本来就没多少,再扣掉税,再算上股价跌的那部分,基本上没占到啥便宜,甚至还可能小亏一点手续费。
第三步:我的实战小技巧成型(偏短线思路)
吃了几次这样的“哑巴亏”之后,我就开始琢磨怎么能更好地利用分红这个事儿。我慢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搞法,主要是针对短线操作的,长线持有好公司的另说。
我会特别关注公司的分红预告或者一些分析师的预测。 如果一个平时业绩不错的公司,市场预期它要分红了,有时候股价在分红消息正式出来前,就会提前涨一波。这时候,如果我判断准确,会考虑在消息朦胧期就先进去一点,博一个预期差。
我盯紧“股权登记日”。 这是你能否拿到分红的关键日子。我的一个主要策略是,如果在股权登记日之前,股价因为分红预期已经涨了不少,我会选择在股权登记日的前一两天甚至当天,就把股票给卖掉。为啥?
- 这样我就能把分红预期带来的股价上涨部分给赚到手。
- 避免了第二天除息日股价自然下调。
- 最重要的是,我不用交那个持股时间短的分红税,因为我没拿到分红嘛直接赚的股价差价。
再者,坚决不在股权登记日之后,为了“捡”分红而买入。 因为除权除息之后股价已经调整了,你这时候买进去,短期内除非股价大涨,否则你那个分红的意义就不大了,还不如直接等股价回调到位再考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股票分红方案里有“送股”或“转增股”。 这种跟现金分红类似,总盘子大了,每股价格也下来了。对我来说,核心还是看股价在这些消息刺激下的短期波动,能不能找到套利机会。
第四步:长期持有的心态调整
上面说的这些主要是针对我想做个短差,利用分红消息搞点小钱钱的。如果我本来就看好一个公司,打算长期拿着,那分红就是锦上添花的事儿。这种情况下,我就不会太在意短期的股价波动和那个税了,拿到分红再投进去或者改善下生活都行。关键是公司本身质地要能持续增长,那才是大头。
我现在的做法就是,想短线捞一把的,就按前面说的,赶在股权登记日前,利用市场情绪把股价的涨幅吃了就跑。如果是真正看好的长线股,那就安心拿着,分红就当是额外的收益,心态放平。
我就是这么一步步摸索过来的。从一开始的盲目跟风,到后来慢慢理解规则,再到形成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这里头没有啥绝对正确的,主要还是看你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对我自己而言,搞清楚这些细节,确实让我在分红这件事上少踩了不少坑,有时候还能顺手捞点小鱼。
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我自己的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大伙儿一点启发。记住,股市有风险,操作得谨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