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空,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琢磨的一个票——st东洋。这玩意儿,我当初是怎么盯上它的?也没啥特别的,就是有段时间手痒,专门喜欢翻那些带“ST”或者“ST”的股票,总觉得这里头可能藏着点啥“困境反转”的机会,你们懂的哈。
翻着翻着就看到了这个“st东洋”。我心想这名字听着还挺大气的,以前是不是也阔过?带着这点好奇,我就开始动手扒拉它的各种资料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家伙之所以戴上帽子,那可真是问题一大堆,简直是个“问题少年”。
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把它的公告翻了个底朝天,主要是这么几个大坑:
- 持续经营能力不行:简单说,就是公司自己都说不准以后还能不能干下去了,这可够呛。而且连续三年扣掉那些杂七杂八的收入,主营业务都是亏钱的。
- 内部控制乱套: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连会计师事务所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给内控报告盖了个“不合格”的章。
- 银行账户被冻结:你想想,公司主要的银行账户都被冻了,那资金周转得多困难。
- 净资产都是负的:这是最吓人的,公司资不抵债,家底都快亏光了,负了十几个亿!
- 年报也被否定:年报这东西,就跟学生的成绩单一样,都被会计师给否定了,你说这问题得多严重。
看到这些,我当时就有点打退堂鼓了。心想这公司问题这么多,能缓过来吗?我就继续往下挖,想看看这病根到底在哪儿。结果发现,主要还是被之前的大股东给坑了。那会儿的老板姓车,又是违规给别人担保,又是占用上市公司的钱,听说前前后后挪用了十多亿,虽然陆陆续续还了三个亿左右,但窟窿还是老大一个。
因为这些破事儿,车老板和他那些一致行动人的股票,也是不停地被动拍卖、被动减持,连公司的大股东都换人了。我寻思着,换了新东家,会不会有点新气象?
后来我查到,在2021年的时候,有个叫“神州资产”旗下的子公司,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进来了。一般这种有新资本介入的,多少会带来点改变的希望。毕竟人家真金白银投进来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打水漂。
然后我就开始关注它有没有什么积极的变化。你还别说,后来公司也放出话来,说去年导致戴帽的那些因素,基本上都消除了。而且还跟会计师事务所那边通过气,说没什么大的分歧了。这话听着,就有点要摘星脱帽的意思了。
有意思的是,前段时间不是日本那边闹着要排核污水嘛结果A股市场上那些水产股呼就涨起来了。这ST东洋,以前还号称过什么“海洋经济第一股”,也跟着这波热度来了个涨停。我就想,这市场情绪一来,真是啥都能飞一会儿。
不过话说回来,我对这种ST股向来是比较谨慎的。虽然看着有摘帽的预期,甚至还有人预测它今年的营业收入能到4个亿,但风险也是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的。毕竟之前那些资金占用的问题,最新的公告还显示,控股股东那边还欠着公司一个多亿没还。这都是潜在的雷。
我也就是把它列入观察名单,偶尔翻翻公告,看看进展。真要说让我下重注去博弈,我还是有点虚。毕竟炒股这事儿,保住本金比啥都重要。但通过研究这种公司的过程,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比如怎么看财报里的猫腻,怎么分析公司的基本面风险等等。
st东洋这个案例,对我来说算是一次挺有意思的实践观察。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也见识了资本市场的复杂和多变。至于它未来到底能不能顺利摘帽,重回正轨,那就交给时间去验证。我,就继续当个吃瓜群众,边看边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