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在聊股市,尤其是房地产股被炒得火热,我就注意到嘉凯城这只股票挺火的。我平时就爱瞎琢磨这些投资的事,总觉得光听别人说不行,得自己动手研究下到底值不值得买。于是就决定从零开始,搞个深度分析出来。
为啥选嘉凯城来分析
前阵子股市乱糟糟的,我刷手机时,看到一堆人都在吹嘉凯城涨得快,说是买了就能赚大钱。可我这个人,就是不信邪,越是被吹上天的东西,越想亲手扒开皮看看里头啥玩意儿。再加上我这几年玩股票也吃过亏,心里特谨慎。那会儿正是周末下午,我坐沙发上刷朋友圈,就点开了个股民的帖子,说嘉凯城是便宜股,再不买就晚了。我一看就火大了,这不是忽悠人嘛立马丢开手机,跑电脑跟前,决定从头到尾查个明白。
先打开电脑,上浏览器随便搜了点嘉凯城的信息。我不是啥专家,就用了那些普通人都会用的网站,东翻翻西翻翻。结果发现一堆乱七八糟的内容,有的说它有的骂它烂,看得我一头雾水。我就知道得自己下手了。记个笔记本在旁边,就开始动手了。
动手实践的第一步:搜集资料
我先是花了几个晚上在网上狂搜,看新闻、看论坛帖,还顺带瞟了眼公司公告那些玩意儿。可找来找去,发现没多少有用的东西。我急眼了,干脆转到手机微信群里,问几个玩股票的老朋友有啥内幕消息没。结果你猜咋样?有人说它基本面稳,有人说它坑人,听得我更蒙圈。于是我又翻回来,老老实实去查些基本数据,比如公司规模、产品类型啥的。拿笔记下来,写了张表格,列出一堆点:
- 找公司成立时间——结果查到它成立挺久了,不是新玩意儿。
- 看主要业务——发现是做房地产开发的,盖房子的那一套。
- 查市值大小——对比了下同行业的大块头,嘉凯城算小的了。
搞到后来我终于整明白了点基本状况:这公司就是个中小玩家,没啥太特别,就是这几年搞了些项目,大伙儿才跟风炒起来。
分析过程中发现的三点关键因素
资料搜集差不多了,我就琢磨得从大方向上抓住要害。为啥说三点因素?因为我试了好几种方法,觉得这三点最能说明问题。我坐那苦思冥想,把笔记翻来覆去,总结出核心东西来。好家伙,这个过程真费劲,差点把纸擦烂了。
第一点,看公司基本面实不实在。我用最笨的法子,比了下嘉凯城跟其他类似公司的利润和债务。找找新闻,发现它去年赚的钱没咋涨,但欠的钱倒多了一堆。这下我就警惕了:要是公司老是往外借钱还不好好赚钱,这不就坑吗?算下来,感觉就像你买手机,人家吹得天花乱坠,结果用半年就卡死。
第二点,行业环境乱不乱。我又跑去看了整个房地产行业咋样,最近政策一大堆,限购调控的,搞得市场乱哄哄。嘉凯城在这种大环境里,就跟小船漂大海一样,动不动就翻船风险。查数据时发现,好多小开发商都倒了霉,嘉凯城也没跑掉,项目拖拖拉拉的,被媒体曝过光。这就是典型的身不由己,行业不行,它也跟着倒霉。
第三点,市场情绪忽悠不忽悠。这个最容易被忽略的,我可是吃了大苦头才搞懂的。我分析嘉凯城在社交平台的热度,结果发现全是水军带节奏,好多人瞎起哄。比如微博上有人发帖说“必涨”,点开一看就是广告。我算了下,这股交易量忽高忽低的,明显有人炒作。说白了,就是一帮人想骗散户进去接盘,等人一多,他们就跑路了。
这三点一搞清,我就拿它们组合起来看:基本面差、行业乱、情绪假。整个过程像拼图,费了我不少功夫,但总算把谜底揭开了。
得出我的结论和反思
分析完三点后,我就坐那儿发呆,心想这嘉凯城值不值得买?综合起来一看,不靠谱!基本面不行,行业烂账多,再加上水军忽悠,买进去八成是当韭菜挨割。就跟赌博似的,十赌九输。我立马写了个记在本子上:“不买!省得被坑。”反思一下,这回实践挺有用的,帮我避了个大坑。以后玩股票,还得这样亲自动手扒皮,光听别人吹,早晚死翘翘。完事后,我还特开心地跟老婆显摆了一番,说我做了个明智决定,省了一笔冤枉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