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睁眼就抓手机看行情,浙文影业这名字直接跳进眼睛里。哎哟这走势有点意思,红彤彤一片。赶紧扒两口早饭坐电脑前,打算弄明白它到底在蹦跶
翻资料找线索,头都大了
先直奔它们官网,手指头戳着鼠标往下滚公告。最近发的那几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重点就抠那几个关键词——“重点项目推进”、“政策扶持”。我心里琢磨,光看自家吹牛可不行,得看看别人怎么说。
接着我就一头扎进雪球和股那几个散户扎堆的地方。好家伙,里头吵翻了天!有人说它新拍的《潜渊》要爆,绝对是票房黑马;也有人骂骂咧咧,说它烂片专业户,炒冷饭。吵归吵,但“电影项目”和“钱”这两件事儿,反反复复被提起,我琢磨着这可能是两根主心骨。
重点一:压在电影项目上的宝
这回它家赌得有点大,重点押宝《潜渊》。我好奇心蹭蹭往上冒,这片子到底有啥魔力?赶紧动手搜:
- 搜导演:拍过几部还不错的文艺片,口碑挺稳,但商业大片没碰过,这回能行?心里打个问号。
- 搜主演:男主是硬汉专业户,但最近两年拍的戏都扑了...有点悬。女主倒是个新人,查无此人那种。
- 搜题材:讲深海救援的,翻了下影评网站的预告片分析,说特效看着还行,故事老套。我心里咯噔一下,特效烧钱!
拼凑起来看,这片子风险是真不小。成,可能吃香的喝辣的;砸了,得脱层皮。股票波动这么剧烈,感觉市场就在这“成与不成”中间反复横跳。
重点二:政府的“奶瓶子”还能喂多久?
这行当特别吃政策饭。我之前就留意到浙江这几年猛砸钱搞影视基地,扶持本地公司。赶紧去翻浙江省里和金华市(它注册地)的政府网站。
- 查补贴:过去两年白纸黑字公示过,真金白银给了不少返税和制作补贴。
- 查新政策:翻到个“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通知,点开细看,像浙文这种本地龙头企业能申报的项目还挺多。
- 查行业风向:文化口最近的领导讲话里,“主旋律”、“现实题材”提得特别勤。《潜渊》这片子,题材上好像能勉强沾点边?
这块让我感觉心里稍微踏实了点。只要当地想继续扶持这个标杆,“奶瓶子”暂时还不会撤。这算是它的一个安全垫。
一步,动手拼图
翻资料翻得头昏眼花,泡了杯浓茶醒醒神。把这两大块拼图——片子能不能爆(项目成败)、政府奶够不够喂(政策支持)——往一块儿凑。
- 如果这片子爆了,票房大卖,再加上政府输血,那就真是旱地拔葱,蹭蹭涨!
- 要是片子糊了,就算政府给点糖,估计也顶不住股价往地板上砸。
- 最纠结的是,片子口碑不上不下,不赚不赔。这种时候,政府补贴这根拐棍的支撑作用就格外重要了,可能兜住底,让股价别垮得太难看。
说白了,现在市场那帮人眼睛就死盯着这两件事。电影项目的消息(尤其是票房预期)一有风吹草动,股价就上蹿下跳;政策层面稍微出点风吹草动,大家又在琢磨这拐棍会不会松动。
我自己琢磨半天,还是不敢乱伸手。信息实在不够透明,尤其是片子到底拍得咋样、到底花了多少钱,外人根本摸不到底。政策,面上看着挺但具体能落实多少,啥时候到位,谁说得准?只能瞪大眼睛死盯这两方面接下来的动静了,就当是看场戏。
就我这点摸索,全当跟大伙儿唠唠嗑。你们要是看了有啥想法,留言区一起唠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