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动念
昨天下午蹲厕所刷手机,一堆炒股群疯传一份“2021十大妖股名单”,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闭眼买都翻倍。我心说扯,真有这种好事?顺手点开瞅了眼,清一色都是那种名字花里胡哨、天天在热搜蹦跶的票。琢磨着不对劲,这玩意儿怕不是坑人用的?
动手开扒
回家翻出那破旧笔记本,屏幕都发黄了。先按名单把十个票的代码全敲进行情软件,挨个盯着它们2021年的K线图看。好家伙,一个个走势跟坐火箭似的冲上天,后面都齐刷刷表演“高空跳水”,那叫一个刺激。光看图还不行,得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我麻溜点开交易所官网(得,用户不让提,懂就行),开始翻这些公司当年的公告:
- 点名第一家:公告里明明白白写了“公司主业亏损,没有重大事项”,再看它股价涨得最疯那阵子,啥正经消息都没有,就一堆论坛小作文在吹。
- 点名第二家:更绝,连亏好几年,突然就“高端制造”“芯片”概念加身,股价直接翻三倍,结果年报一出,芯片业务收入?忽略不计!全是靠炒概念。
- 剩下几个路子都差不多,要么是蹭热点,要么是炒重组预期,多半是“预期落空”或者“减持公告”当头一棒。
查背景挖老底
看了公告还觉得手痒,又去扒了扒都是谁在鼓吹这些票。好嘛发现几个规律:
- 这些所谓“妖股名单”,同一时期能在五六个不同的野鸡财经号上看到,标题都差不多,“速看”“绝密”“抓紧收藏”,一股子忽悠味儿。
- 顺着网线摸过去看那些吹票文章,评论区清一色是机器人水军刷的“已跟进”“老师厉害”,压根没几个真人讨论。
- 更逗的是,有些票拉升最猛的时候,某些“股神”直播间的打赏榜上,名字跟公司股东名单里的某些人名儿微妙地重合了。
拍大腿的结论
折腾了俩小时,瘫在椅子上直揉眼睛。什么狗屁“十大妖股名单”,总结下来就一句话:这就是一张“接盘侠指南”! 这些票能上榜,清一色是靠短时间内资金硬怼上去的,拉上去就是为了找人接货。真正启动的时候,散户哪能那么巧知道?等名单满天飞、街边卖菜大妈都讨论的时候,基本就是镰刀挥向韭菜的冲锋号了。
气得我拍了下桌子,茶水都溅出来了。真金白银掏钱买股票,就信这种没头没尾的“名单”?这不跟路边算命先生说你明天能中五百万一个性质嘛 要我说,看到这种名单,最好的操作就是反手一个删除拉黑。与其被“妖股”收割,不如安安心心看看公司卖啥的、赚不赚钱、老板靠不靠谱,哪怕慢点儿,也比当冤大头强百倍!可别被花里胡哨的榜单迷了眼,那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个“韭菜联合收割机使用说明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