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抖音,看好多人在讨论航空股回温的事,我就心痒痒了,心想:“要不我也试试?”咱不是专业的,但作为普通散户,我就爱折腾这些实践。一打开股票app,满屏都是中国国航、东方航空这些大牌子,但有个叫春秋航空的跳出来,经常被人夸。我就纳闷了:“这春秋航空到底有啥比得过其他航空股吗?”这问题卡在脑子里一整天,我干脆撸起袖子,决定自己动手对比着看一看。
为啥选春秋航空当重点
那天晚上,坐沙发上啃薯片,我翻开手机新闻,瞄到有人说航空公司们都在拼谁家乘客多、谁家机票好卖。新闻堆里,春秋航空的名字总蹦出来,因为人家机票卖得便宜死了,乘客都往那儿挤。我就想:“其他几家不是更有名气吗?比如国航是老大哥,东航是土豪。”结果一搜,发现春秋航空老被叫做“穷人航空”,但人家利润居然不差。这反差让我好奇,立马打开电脑,输入“国内航空股比较”,想找点资料。资料乱糟糟的,没个准谱,我直接下载了几家公司的最近公告,一个个点开看,连数字带文字都懒得懂,就盯着啥收入,旅客增长这些玩意儿。
动手做表格对比
想弄明白,不能光看戏,得实操。我找来纸和笔,画了个大表格:左边写春秋航空,右边分别写上国航、东航和海航。我把网上找的数据一点点往里填。比谁家机票卖得便宜——春秋航空几乎全场特价,节假日都打折;其他家?国航机票贵得要命,东航稍好点,但也没便宜到哪儿去。然后看谁家乘客多:春秋航空乘客量每年哗哗涨,去年又多了一成;国航和东航差不多,但增长慢吞吞的,感觉像老牛拉车。再看公司开支:春秋航空省得很,听说飞机型号统一,维护成本低;其他家花钱大手大脚,飞机型号五花八门,维护时东拼西凑,管理得乱七八糟。查市场反应:社交媒体评论里,春秋航空好评一堆,都是夸“省钱还方便”;国航、东航差评满天飞,啥“服务差”或“航班取消多”的抱怨遍地走。对比完这些,我把表格贴墙上,一转头,发现春秋航空的数字亮得发紫,其他家都灰蒙蒙的。
- 优点一:机票价格超低,吸引客流——人家玩特价策略,票价比同行便宜一大截,普通乘客疯了似的抢。
- 优点二:成本抠得死紧,利润还行——飞机就那几种型号,省钱省力;别家机型多样,修飞机时耗死时间。
- 优点三:口碑市场热闹——年轻人扎堆选它,网上评价暖暖的;其他航空老被骂,感觉服务像打酱油。
这过程折腾了一晚上,边看边记,键盘敲得噼里啪。表格贴好后,我还喊老婆过来瞅瞅,她瞥一眼就说:“这不明显吗?春秋像个小精猴,其他都是懒胖子。”哈哈,这话糙理不糙。
敲定决定
对比得差不多了,我得实战检验。上周一开盘,我就掏出银行app,直接买了几股春秋航空——量不大,就玩点小钱试试水。为啥选它?人家优势简单粗暴,机票便宜+客流旺+管理省心,其他航空股?看着大牌,但问题一堆:机票贵得人跑光,成本高得亏本快。买入后,我这几天天天盯着股价看,人家春秋航空涨得挺稳当,其他家上上下下像坐过山车。结果到小赚了一笔奶茶钱。这决定做得值,靠的就是动手前的对比功夫。
折腾这事让我想起上次玩股票吃瘪的经历。去年疫情闹得凶,我买了另一支航空股,结果航空公司集体凉凉,钱都打水漂了。那次我窝在家里喝西北风,只能靠跑外卖赚生活费。这回学乖了,用笨办法一步步实践——看资料、画表格、动手买,感觉靠谱多了。股票这东西,别光听忽悠,得自己撸起袖子干。春秋航空这货,性价比高得打眼,比来比去,它就一个词儿:能打!其他航空股?呵呵,算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