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天聊点干货。去年蹲新三板转板潜力股的事儿,现在想想还有点意思。当时网上铺天盖地都是"专家说这样筛那样筛",我寻思着跟风试试呗,结果?听我慢慢扯。
第一步:按专家说的笨办法开搞
先装了三四个金融数据软件,眼睛都快瞅瞎了。专家不是说要看硬指标嘛我就按他们教的,把三板里几千家公司过筛子:
- 财务门槛卡死:连续两年赚千万?拿着鼠标挨个翻年报,赚少一分钱的公司直接删。
- 股东人数刷三遍:要求200人以上?我盯着"股东名册"那栏拼命戳,手指头都麻了。
- 上市辅导当圣旨:满世界搜"XX公司+券商辅导",搜出来就截图贴表格,搜不到直接划叉。
折腾一礼拜整出个50家名单,还美滋滋觉得捡到宝了。结果?等公示一看,辅导期结束跑路的占一半,剩下几家财报突然"滑坡",账本做得比我家冰箱还干净。
第二步:被现实抽耳光改路子
气蹲电脑前灌了两罐红牛,把名单全删了重来。这回专盯"怪现象":
- 股东会现场蹲人:跑到郊区工业园,看哪些公司小礼堂挤满人。有次混进会场差点被保安当商业间谍。
- 招聘网站当侦探:半夜刷招聘APP,发现某机械厂狂招董秘助理,工资开得比同行高30%。
- 垃圾桶旁听八卦:真事儿!在股转公司楼下抽烟,听见俩券商抱怨:"X总又要改第三版招股书了"。
邪门的是,靠这野路子圈出二十来家。后来还真有三家次年冲科创板,虽然当时谁都不敢信。
发现狠招:反着看
那年最大的教训?越是贴满"转板预备队"金箔的,越容易烂尾。真正闷声发财的都这样:
- 年报写得跟流水账似的,关键数据藏得比地下室还深
- 券商号称"深度辅导",查监管记录发现尽调才去了两次
- 同行都在吹布局元宇宙,他们还在给机床换螺丝
等这波公司突然发上市公告,连门口看门大爷都惊掉假牙。找转板股得学买菜大妈挑西瓜——拍着梆梆响的不熟,闷声不吭的才甜。去年我压中的那匹黑马,现在看K线图还觉得魔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