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被中国平安的电话推销砸中了,就来唠唠电话买保险靠不靠谱这事。下午手机嗷嗷叫,一看来电显示是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心里咯噔一下,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接起来听他们咋忽悠。
电话那头咋说的?
是个挺热情的小伙子,开口就哥长哥短的,说我是啥啥优质客户(我心想自己啥时候这么金贵了),有个限时特惠活动,推一款叫“平安福”的重疾险。好家伙,那叫一个能说会道,从保额说到保障范围,再到啥啥缴费优惠,噼里啪一顿输出,感觉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我耐着性子听完,心里犯嘀咕:嘴上说得天花乱坠,保真不?我就直接问:“光听你说,我哪知道你这保险具体咋回事?合同条款啥样?我得看看清楚!” 小伙子立马接话:“哥您放心!我现在就发您一份电子版的保险计划书和简要条款,您过目!觉得合适,我们电话就能签单,方便得很!”
差点就被忽悠着付钱!
挂了电话,邮箱里还真躺着份文件。我点开瞅了瞅,计划书写得挺漂亮,重点都标红了,看着真诱人。但一翻到后面的条款...嚯,密密麻麻小字,看得我眼晕,很多专业词儿半懂不懂的。我琢磨着,这要是稀里糊涂签了,指不定将来出啥幺蛾子。
关键来了,我做了这几件事:
- 打住付款冲动!小伙子后来又追了个电话,一个劲催我签单缴费,说什么活动马上就结束了。我咬死了说:“急这么大笔钱(年缴几千块),我得好好琢磨下条款,至少给我24小时冷静期?” 对方一听我提冷静期,语气明显就弱了。
- 疯狂查资料!挂了催单电话,我立马开电脑查。先查“平安福”这产品本身的口碑,去知乎、贴找有没有人吐槽过坑(别说,还真看到有人说过理赔抠字眼的事儿)。再搜搜这家保险公司最近的投诉多不多。最关键的,是把电子条款里那些看着迷糊的保障责任、责任免除条款、等待期啥的,一个个百度搞明白是啥意思。特别是那个现金价值表,算了下要是提前退保能拿回多少钱——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头几年退的话,基本血亏一大半!
- 拉亲友当参谋!自己看蒙了,赶紧把计划和觉得存疑的条款截屏发给我一搞金融的朋友,问他这里面有没有猫腻。朋友点醒我:电话里说的“提前给付特定疾病保险金”听着很美,但实际定义范围贼窄,很多常见病可能根本够不上!
没买成,但坑基本摸清了
经过这么一顿折腾,我彻底放弃了电话直接投保的念头。冷静下来想想,电话推销的最大问题是:
信息太不对等了! 销售只管拣好听的说,催着成交,复杂的关键信息和潜在风险根本不可能在几分钟电话里讲透。
几点保命心得
要真想在电话渠道了解保险,务必记住这几点:
- 打死别当场掏钱! 再催也扛住,就说要研究条款、要“冷静期”。
- 死磕书面材料! 必须要到完整的电子或纸质合同条款!电话里说的都不算数!重点抠“保险责任”(到底保啥)、“责任免除”(啥情况不赔)、“现金价值”(提前退保亏多少)、“犹豫期”(多久内能退全款)、“等待期”(多久后出事才赔)。
- 多方求证别怕烦! 自己看不懂?上网查口碑,找懂行的朋友问。特别贵的保险,花点小钱找独立第三方咨询下都值!
- 录音别省事! 重要通话自己留个记录,万一将来扯皮也算个凭证。
平安是大公司,产品本身不见得差,但只要是电话买保险这种方式,你就得像防贼一样防着被销售话术带偏。 买保险是大事,别图省事。我现在是明白了,真打算买,还是得自己先做功课,研究明白了,找正规渠道或者靠谱的代理人面对面沟通,把合同逐字逐句搞懂再签。
那小伙子后来还打过一次,我说还没研究透,他那边语气都快结冰了... 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