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手机新闻,突然看到那个标题“国投新集股票前景如何?专家解读未来涨跌关键!”,我一来劲就琢磨起来了。这公司是做啥的来着?好像是搞能源的。我立马就动了手,别小看我这习惯——我平时就爱记点实践笔记,毕竟被坑过一回,长记性了。
我是怎么查的?
我先点开股票软件,搜了下国投新集的最新价格。涨得还挺猛!但光看这个还不够,我赶紧翻出几个财经网站,找专家的观点比一比。有些说涨是因为政策利有些说跌可能因为市场波动大。我越看越晕,就打电话问了个懂行的老朋友,他直接给我泼冷水:“别急,先看看公司财报,这得细究。”
我打开电脑,扒拉了半天的历史数据。发现关键因素是:
- 业绩报告——公司最近赚不赚钱,有啥变动
- 行业环境——国家政策变动太大,影响不小
- 市场需求——石油涨价不涨价,都关它的命脉
查着查着,我觉得专家们都在打太极,没点实在话。于是我又跑去下载了几份公开报告,整理成小笔记,贴在电脑屏幕上。累得我眼都花了。
为什么我这么干?全是那场教训
为啥我会搞这套?去年疫情闹得最凶时,我头脑发热炒股瞎投了一把。当时我全仓押在一家能源公司上,结果政策风向一变,股价像坐滑梯一样掉下去。我亏得底朝天,差点还不上房贷。老婆在家带孩子,日子紧巴巴的,我们硬是靠吃老本熬过来的。
亏钱后,我脾气倔,不服输——就决定学会自己分析。那次教训后,我坚持每回投点啥都记笔记,从查资料到问人,再到动手理思路。慢慢就成习惯了,现在看到股票标题就想撕开它看清本质。
这回也不例外。国投新集这玩意儿,我得盯紧那几个涨跌关键:行业政策要是松点,股价就能蹦;需求要是拉不动,立马会歇菜。但专家说的多半是废话,还不如我自己动手练一手。
折腾一天下来,我觉得这股票短期可能涨一丁点,长期得看运气。专家解读的关键,说白了就是别跟风,得自己长心眼。我现在更谨慎了,先等公司报告出来再说。实践记录就这些,记完关电脑,吃饭去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