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想试试网宿?
上个月刷招聘软件愣是停不下来,手贱点开了网宿的岗位。一看岗位介绍写得花里胡哨,薪资待遇看着挺诱人,脑子一热就寻思:“这大公司门槛到底多高?要不投个简历试试水?”反正简历是现成的,改都不带改的,直接一键投递,完事儿就忘了这茬。
第一个跟头栽得有点懵
没两天还真收到HR邮件了,通知做线上测评。我心想测评有啥难的?结果点开一看傻眼了:图形推理、逻辑题、数学计算题,整套限时,做得我头皮发麻。那些图形转来转去看得眼晕,一分钟蒙了好几个选项。交卷时候心里就咯噔一下:完了,这波白给。
果不其然,第二天系统通知“未通过初筛”。效率是真高,打击也是真精准。我这倔脾气反而上来了:“非扒扒你家招聘要求不可!” 干脆把网宿挂在网站上的JD从头到尾抄了一遍。
- 学历卡死:全日制本科打底,研究生优先,三本独立学院直接再见
- 技术栈硬指标:后端岗必须懂高并发、分布式,网络协议得说出门道
- 玄学能力:“抗压能力优秀”“跨部门协作经验”“对技术有极致追求”
抄完自己都乐了:“这招的是超人?” 尤其是那个“对技术有极致追求”,听着跟修仙小说似的,谁知道咋算极致?
托关系挖内幕
刚好朋友圈有个老哥在网宿干了三年,逮着他就问:“你们真按这要求招人?”老哥发了个捂脸表情:“纸面要求嘛..筛简历用的。内部现在卷飞了!” 他给我透了点底:
- 应届生校招基本985/211起步,笔试题目专挑偏难怪
- 社招更狠——项目经历必须对标头部大厂,上线过亿级流量项目才算“有经验”
- 最要命的是“技术深度拷问”,能把你项目里每个螺丝钉都拆开问原理
老哥补刀:“我当初面了三轮技术面+总监面+HR面,被扒掉两层皮才进来,现在看见会议室都哆嗦。”
真有人轻松进了?
后来琢磨了下,还真有两类人相对好进:
- 科班关系户:领导钦点的名校生,走个过场就能拿offer
- 对口老手:在竞争对手(别问是谁)干过同岗位的,来了就能直接干活
像我这半路出家的,简历关就被筛成筛子了。突然理解为啥JD写得像科幻小说——就是逼着普通人知难而退。
意外收获
这事倒给我整清醒了。上个月偶然帮朋友做事业单位的笔试题,行测申论居然全过线了,上周通知体检。昨天收到盖章的录用通知,朝八晚五带食堂,离家就三条街。反手把网宿HR邮件丢进垃圾箱。打不过就加入?不存在的,咱直接换赛道!
网宿的门槛?对普通人那是珠穆朗玛峰,对天选之子就是个小土坡。 不过说真的,与其被他们当白菜挑,不如找个把自己当人的地儿。您说是不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