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瞎琢磨
礼拜二早上蹲马桶刷手机,看到自选基金又绿得发慌。连续跌了仨礼拜,账面已经蒸发了小两万。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破玩意儿要是再跌下去,不会直接给我跌没了?越想越慌,连屎都拉不利索了。
摸客服老底
提上裤子就打开基金公司APP。找人工客服那个按钮藏得跟寻宝似的,点了三次才弹出来个小窗口。劈头就问客服小妹:"你们基金要是跌穿地心,我钱是不是就归零了?"
对面"正在输入"闪了三分钟才回话:"根据基金合同第十五条..."巴拉巴拉念经似的甩过来三段法律条文。我盯着手机直翻白眼,干脆拨语音电话过去怼她:"说人话!"
客服被逼急了的原话:- 基金公司不是P2P
- 净值低于5毛钱可能强制清盘
- 清盘会把剩的渣渣钱还你
翻垃圾桶证据
挂了电话还是半信半疑。干脆把去年清盘的基金全扒拉出来查。好家伙,光去年就有四十多只基金进停尸房。随手点开某只消费基的"死亡报告",发现清算净值居然有2块8!比我想象中厚道多了。
蹲电脑前研究到凌晨两点,终于搞明白三种死法:
- 规模太小养不起: 连续60天资产不过5000万
- 持有人集体跑路: 连续60天不到200人持有
- 跌进太平间: 净值连续50天低于5毛
意外收获
最让我拍大腿的是清盘流程。原来不是跌到五毛就立刻暴毙,得先开持有人大会投票。去年有只基金硬是拖了半年多才咽气,清盘时净值都涨回7毛了——那几个死扛到底的老哥反而倒赚一笔。
实战验证
正好手里有只传媒基净值只剩5毛2。昨天收到基金公司短信说准备召开持有人大会,打开持仓明细发现第一大重仓股竟然是AI概念股。当场笑出声,反手加仓五千块——要是真清盘就当刮彩票,不清盘说不定能吃波反弹。
现在看着账户浮亏一点儿不慌。最惨不过等清盘,基金公司还得倒贴会计费、律师费把骨头渣子还给我,比放P2P里血本无归强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