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中证光伏联接c净值,手里有闲钱70万?
在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后,随着保本理财产品逐渐退出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作为投资者必须要提高自负盈亏的理财意识!
一般情况下,投资理财产品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同时把握住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里的理财原则即可。
目前,国内银行业内最热的理财产品莫过于大额存单及结构性存款。尤其是针对稳健型投资者更为合适,大额存单一般都是20万元起投,且收益率在5%以上;结构性存款是一款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的组合理财产品。比如说可以用60万元+10万元的资产配置进行投资,这样既能确保本金不亏的情况下,取得稳健收益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另外10万元高风险投资带来的高收益。换句话说,类似题主的70万元闲钱投资,作为稳健型的投资者那是再好不过了!
另外,受国内股市行情的影响,目前国内基金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波动较大,比如说国内有74只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基本都是在4.0%附近徘徊呢。而大家熟悉的余额宝更是跌破了4.0,加之监管政策性影响越来越明显。货币基亏损本金的先例不多,但理论上也没有保本保息一说。
至于,股票型基金、指数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也不适合稳健型投资者。尤其是股票型更不适合你的理财。
虽然,互联网金融其往期年化收益率在8.0%左右,但国内P2p平台鱼龙混杂,除非是选择优质的平台才有保障,作为稳健型投资者要慎重选择。
最后,保险理财产品其往期年化收益率在5.0%左右,也同样适合稳健型投资方式。
综上所述,建议您选择银行的大额存单或结构性存款产品进行理财更加稳妥。
天弘余额宝410日起?
余额宝里的天弘货币基金因余额宝用户大量资金的拥入,银行信贷资金的短缺,天弘货币基金持币向银行起价高额利息,加之货币市场资金匮乏,同业拆业、票据贴现及债券利息高才有前期收益的辉煌。
如今央行多次降准,银行依靠超强的经营投资风险管理团队,大力开发各种投资理财产品,缓解了信贷资金的不足,银行为降低运营成夲就不会给货币基金高出银行同期理财的利息,货币基金要按比例收取管理费、运营费后的收益肯定会比银行同类产品收益率低,况且大多数老百姓虽说不是理财达人,至少来说都明白在哪存钱收益多就存那。正因为此天弘货币基金的客户大规模赎回后,才有今天的放开申购,天弘货币基金是做钱生意的,不放开申购做钱生意就没钱了,没钱就不能生存了。
其实,比余额宝里天弘货币基金收益高的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多的是,银行类似于余额宝天弘货币基金的净值型宝宝类,年化收益率可达4.3%左右,例如:恒丰银行宝宝类净值型理财产品‘周周盈’以7天为一理财周期计算收益,每周三为产品开放日,开放日可申购、赎回,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4.361%,比余额宝里的天弘货币基金高不少。
尽管天弘货币基金申购不再限额,无论何时我都不会投资该基金的。
放在银行还是余额宝里比较好?
谢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看题主是偏好风险还是保守稳健型的投资者了。如果是风险偏好者,我建议入手p2p理财产品,上网搜一下排名前十位的p2p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在8%左右,我周围朋友有好多买p2p产品已有两年了,本息都按时收回,现在继续购买并持有。
如果是保守型的投资者,建议购买银行保本型的理财产品,目前利率在5%左右。我不建议买余额宝,买余额宝不如买银行理财产品,我觉得还是大银行的理财产品更可靠,毕竟实力大防范风险能力比民营银行高。其实p2p和余额宝背后的投资模式都差不多,都是投资专家机构收集客户的钱再去投资获得更大的收益的项目。同样是有风险,不如投收益率高一点的p2p理财产品。排列前十名的p2p理财产品还是比较可靠的。比如人人贷,陆金所等。以上是我的简单看法仅供参考。谢谢!
新手该怎么做基金定投?
第一、基金定投到底好不好?
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来说,都很友好,抛开那些随时都是满仓梭哈,而且很能把握时间节点的投资高手以外。
1、 基金定投能分散风险。
相比起其他参与市场投资的途径,投资基金本身就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最优选择,而定投是分批次买入,基于这个特点那么风险则更加分散。有些时候买在高点,有些时候买到中间,有些时候就买在低点了,这样平均累积之后,你赚的至少是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
2、 其次,基金定投不太需要择时择势,随时都可以开始,并且越早越好。
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一样,“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相比起一次性投资,基金定投并不太存在“何时上车的烦恼”。毕竟我们本不是职业投资者,不能天天盯着市场,而且没有一定的基础,天天盯着也没多大实际用处。
我们无法保证买在低谷,卖在高峰,而投资最怕选择困难症,所以定投的最大优势就是不用考虑择时择势,坚持定期买入,长期持有。时间越久平摊则成本越低,因而越早定投越好。
在牛市时,自然能赚取到不错的收益,在震荡时不用担心踏空,而在熊市时则摊低成本。等市场周期再进入上升行情时,最终完成一个漂亮的“微笑曲线”(当然,这里的择时和择势是从开始和持续期间的角度讨论的,并不意味着基金定投不需要止盈,这个我们会在后面简单谈论到)。
最后,我们时常会听到说“定投+时间=不错的收益”,可以说,基金定投就是做时间的朋友在投资这件事上最完美的证明。
第二、基金定投这么好,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的人这么少
1、 周期太长,得不到及时反馈
不管我们常常听到的“1万小时定律”,还是老师、长辈总告诫我们的“21天养成一个习惯”,我们都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即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做好一件事或者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基金定投的原理其实是依据牛市、熊市交替出现而设定的投资策略,通过等额投资的方式,在牛市中获取较少的份额,在熊市中获取较多的份额,从而摊低成本,最终在平均收益的目标。
而一般认为市场5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哪怕我们正好在市场即将进入新一轮上升行情的时候开始定投,想要在这个行情中兑现不错的收益,那么也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耐心等待和坚持,而更多情况则可能是至少需要2~3年,甚至更长。
试想,越来越没有耐心的我们,能坚持这么久吗?
2、没有良好的消费习惯,随时可能都缺钱
房贷、车贷等各种贷款已经让我们每月的可支配收入折了又折,而基金定投则还要实打实的从这里面再划一部分出来,这的确是一件很为难的事。定投给我们带来的效用反馈并不是是及时的,而生活那么累,消费的快感又那么棒。可能一款心爱的包包,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双限量版的鞋子,就会将你的定投计划所打断。
说直白一点,你不克制消费,对积累财富没有认知,那么你可能随时都缺钱,那何谈定投这种理财?
其实,面对这样的问题,除了自己坚持和克制,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正所谓“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我们必须从认知上了解坚持基金定投会给我们自己、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改善,并且对未来有个整体的财务规划甚至是人生规划,才会真正“爱上”定投这件事,进而才能长时间地坚持下去。
当然,如果无法从思想层面去改变,也可以从行动上来约束,即先定投,后消费。将定投的扣款日设置为发工资的当天,先储蓄再消费,一来不用担心钱花光了而没有继续做定投了;二来这样会更加珍惜自己消耗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工作挣来的钱,而不是轻易就去消费了。
3、少有人对自己的定投的基金有正确的收益预期。
我们常常听到“不是看见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坐起来难。但其实,我们回顾过往数据,是能提前看到基金定投的希望的。
我们以定投市场公认较好的指数型基金(易方达上证50指数A)和主动型股票基金(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分别为例。
如果我们在2017年开始,每月15号定投1000元,直至2020年12月31日,指数型基金收益表现如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哪怕A股常年被人吐槽在3000左右徘徊,哪怕市场涨跌反复,哪怕经历了2018年市场大幅度的回撤,这4年来,我们不仅储蓄了48000元的本金,还赚取了35809.51元的收益,收益率高达74.60%,总资产达83809.51元。
而且这并不需要我们拥有多少对市场的认知,也不需要我们力挽狂澜的操盘。除此之外,如果采取智能定投的方式(现在很多基金交易平台都有智能定投的功能,关于什么是智能定投会在下文中介绍到),收益率甚至可达96.6%,我数学不太好,就勉强认为是几近翻倍了,没毛病吧。
我们再来看看主动型股票基金的表现情况。
同样的,这4年来,我们储蓄了48000元的本金,还赚取了72583.44元的收益,收益率高达151.22%,这次是实打实的本金翻了2.5倍啊!同时,如果采取智能定投的方式,收益率甚至可达213.67%,本金妥妥的翻3倍多!难道它不令人期待,它不香吗?(主动型股票基金需要对于如何进行筛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后面也会有所介绍。)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基金定投的“希望”,其实我们是可以回顾历史数据进而展望未来的。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测算具体指标,进而“预测未来”。
4、关于正确认识合理的收益预期
●首先,短期内想要太高的收益不行。
倒不是说基金定投无法实现高收益高回报,上面的例子就是很好的参考,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必须坚持一定的投资周期才能达到。它就像是龟兔赛跑的乌龟一样,每天来看收益是缓慢的,也不排除在这一定的周期内会出现收益回撤甚至本金亏损的情况。
但从长期来看,它的收益增长呈持续的并且稳步上升的趋势。如果你对高收益的预期是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就要达到,那的确是很难实现的,因而也就难以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太低的、短期就能达到收益预期也不行。
因为市场处于主升浪阶段,即所谓的牛市时,很可能在较短的时间,比如3个月,甚至短至1个月就能达到我们设立的、较低的收益目标。就算是处于熊市或者震荡行情中,如果我们精心选择的基金表现良好,超出预期,也极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我们预期的收益。
面对这种情况,在获得了预期的收益后,我们往往倾向于清仓基金,将收益落袋为安,这就造成了两个成本。一个是交易成本,即频繁的买卖基金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手续费;另一个则是机会成本,即所谓的“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微笑曲线或许才划了3/4不到就退场了,未能完整享受基金定投后续所带来的超预期收益。
而如何设置合理的定投收益目标呢?这就是我想谈到的基金定投很少有人坚持的第三个原因,即很少有人执行了合适的定投方式。
毕竟,空有“目的地”,没有具体到达远方的恰当途径,我想也是很难坚持走下去的。而一个合适的定投方式包含止损和止盈两个方面,我也将从这两方面来具体详谈。
第三、关于止损
基金定投则要坚持“止盈不止损的原则”。为什么?原因之前也谈到过,即定投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市场下跌时购买的低成本基金份额,如果在此时停止定投甚至清仓,就可能会错失逢低摊低投资成本的机会。
就像我们之前举的例子一样,如果我们在2018年市场大幅度回撤的时候选择止损,那么大概率与之相伴的就是收益大幅度回撤,甚至实打实的亏损,与此同时也少了“捡便宜筹码”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仍想最终达成本金翻倍甚至3倍的目标,这必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定投并不需要止损,相反应该越跌越买,正所谓“机会是跌出来的”。这也就是之前所谈到的“智能定投”的原理。现在很多定投平台都设置有智能定投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跌幅达到多少的时候,就增加一定的定投量(即我们刚才谈论的“越跌越买”);而同时,涨幅达到多少的时候,就减少一点的,就减少一定的定投量(即我们接下来谈到的止盈)。
4、关于止盈,基金为什么要止盈,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避免“曾经拥有”。
止盈掌握不好甚至不设置止盈指标,就像很多人采取的“需要钱时再赎回”的策略,那么过去再多的收益、达到过的再高的收益率都可能只是“赚了个寂寞”,到头来“全都是泡沫”。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在2012年5月29日开始,采用定期定额的普通定投方式,每月1号固定投资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1000元,直到定投到2015年5月29日,也就是最近一次牛市的最高点5178点那天。我们总共定投了本金36000元,到期本金收益共计67991元,总收益31991.33元,定投收益率88.86%。
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设置止盈,接着继续坚持定投,到2015年9月30日,这个时候A股已经暴跌了4个月,那么此时你的总收益就只有25.51%了。中间仅仅隔了4个月,就把你辛辛苦苦定投三年的大部分收益给带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徒留下一阵阵伤感,往事浮沉,如过眼云烟”。
或许你会问,不是说越跌越买吗?看来你有好好地认真听讲,先送你一朵小红花!
没错,就算没设置止盈,从长期来看坚持到现在(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的收益情况依旧十分优秀。但我们对比起峰值时,仍旧有所缩水,与此同时也付出了近5年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基金定投的止盈讨论的就是在盈利的前提下怎么把握卖点的问题。正所谓“知进退,明得失”,先人的智慧告诉我们,做人要善于观察和取舍,心中应有“进退之尺”。把这句话放在基金定投上也十分恰当——知道何时开始买入,何时止盈卖出。
在投资界有句老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怎么买决定了你的安全边际的高度,何时卖则决定了收益率的高度。
想买基金却不知如何挑选?
其实现在的一些三方平台有很多给基民选基用的工具,老K就用天天基金上面一些好用的选基工具跟大家说说吧。
选基金的时候,大家最好还是用PC端方便点,特别是喜欢看排行选基金的。天天基金网PC端有基金排行、基金比较、基金筛选等看基金、选基金的工具。
进入基金排行的页面有
各种类型基金的排行,也有总排行,大家可以看到近3年等各个阶段的排行,也有自定义区间的排行,从这你能大致了解各个阶段收益居前的基金。
基金比较里面,你可以加入最多10只基金,比较他们的各个阶段收益,资产配置情况,持仓情况等,特别是你看中了几只基金只想选一只的时候,基金比较就用得到了。
基金筛选是喜欢买主题基金投资者的福音,已经按照主题、评级等等把基金都给你用大数据列出来了。
当然,选基的工具远不止这些,像天天基金手机端也推出了一些大数据选基的功能。
有利用独家数据做的榜单,像大家都在买、连续5年正收益、定投人气榜、大家都在看等。
有策略精选类的,像金牛奖基金、五星评级基金、低估值指数基金、高夏普比率基金、量化策略基金等等。
也有主题热榜类的,把各类热点主题的优选基金给大家都罗列了出来。
当然,选基的工具很多,老K就不一一罗列了,利用平台工具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当然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还是得不断的学习,要学会对单一基金的好坏进行判断。
就拿一只基金来说,在这只基金的概况里,你要学会去找到有用的信息。对基金的各阶段排名、基金经理的情况、基金的持仓等信息都要综合的去考虑,特别是不要看短期业绩去选基金,一定要看长期表现,而且是基金经理的长期表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