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和炒股的区别,究竟是自己炒股好还是买基金好?
很多人觉得股票那么有趣,为什么要买基金?
但我的建议是买基金。下面,就来说说我不炒股只投基的几个理由:
①上市公司分析不简单谈及股票投资,这几年巴菲特是绕不开的。
巴老先生买买可口可乐的经历经过国内许多人的吹捧后,让许多散户产生错觉——像巴菲特那样选牛股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真的那么简单?巴菲特老先生,可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商业和哥伦比亚大学读过财务学,师从格雷厄姆这位价值投资大师,虽然没有博士学位,但是硕士也确保其受过严格的科班财务学训练。再加上巴菲特从小对数字敏感,他在分析公司问题上的能力,可不是我等普通人能够比拟的。
更何况,隔行如隔山,医药企业和TMT企业分析逻辑就完全不同,要想把脉准具体公司,绝不容易啊。反正像我这样继续花了三年把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考出来的人,也不敢说在分析企业上得心应手。
巴菲特的伟大,就在于其实事求是。你看他给普通投资者,从来是推荐指数基金投资,而不会建议他们自己进行股票投资的。
②盈利模式多元化炒股,盈利模式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就是持股等待上涨。
与之相比,基金的结构复杂,随之而来除了基金持股上涨之外,就有更多的盈利模式。
比如传统的封闭基金,在2005年牛市初期,市价相较净值折价高达50%,1元的东西5毛就给你,这意味着封闭式基金赚了10%并全部派息,对你5毛买入的却等于派息20%——更何况,封闭式基金到期可以转换为开放式基金后按照净值赎回,市价和净值的价差就是额外的收益了。
比如ETF或者分级基金,你就可以通过申购、赎回来获得净值和价格不同步的价差——在去年末行情疯狂的情况下,分级基金套利2天1轮的收益就可能是20%——与此同时你还能分享基金持股上涨的收益,多爽。
眼下,A股的基金产品还不算丰富,如果像美国那样有反向ETF,那么跟踪的指数下跌你也可以赚钱,做空赚钱不是梦啊。
③可绕开部分限制眼下,A股市场还是有颇多交易限制的,而用好基金品种,可以帮你曲线绕开。
比如眼下你买创业板个股,是必须要开通创业板权限的。如果你工作太忙,没空去开通权限却又眼馋创业板的疯狂涨幅,那么就可以通过创业板ETF或者创业板分级基金杀入,完全不受创业板权限的限制。
又比如融资融券虽然门槛一降再降,但是没个10万20万,恐怕券商还是不会给你提供这一业务的——而且融资不但利率高,使用也极不方便。
与之相比,分级基金通过内部分级B向分级A借贷来实现杠杆(目前初始为2倍),不但借贷成本一般就6-7%低于融资业务,而且门槛极低,100份分级B即可参与。
再比如,目前A股还是不能T+0的。但是上证所近期新推的分级基金,却可以通过当日买入合并抛售等方式实现T+0交易,对于热爱做短线交易的,可算是福音了。虽然暂时上证所分级基金只有上证5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两个品种,不过未来应该会逐步增加。
④豁免印花税投资成本低指数基金鼻祖Bogle说的好,你省下的就是你赚到的。
基金投资,在A股当下相比直接炒股,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豁免印花税。
虽然吧,管理层现在印花税一降再降,只需要单边收取1‰,是2007年高峰时双边3‰的六分之而已,但考虑到券商佣金也是一降再降,这部分成本依然不可小觑。
以目前券商万三佣金水平为例,一买一卖就是0.6‰,但与此同时你却要支付1‰印花税,使得总交易成本变成1.6‰——而这其中印花税就占去了62.50%。
未来A股继续疯狂,不排除管理层继续加收印花税的可能,这块的税赋压力就会更大。而交易基金,无论是ETF还是分级基金,你都无需为印花税而犯愁——每次起跑就比炒股的人赢了1‰,日积月累,自然有希望获得显著优势。
⑤股市之外更精彩金融市场很大,你应该跳出股市去看一看。
在我看来,基金作为一个投资工具,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为你提供了股票尤其A股之外的选择。
虽然眼下A股的ETF还不如美国发达,但也已经让你有了A股之外的很多选择,比如港股或美股,比如国债、企业债,比如黄金。
请记住,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告诉我们:投资业绩90%取决于你持有的资产。
是的,在合适的时候拥抱A股,在合适的时候远离A股并拥抱正确的资产,比A股本身的操作恐怕对收益更有价值。
看看下图,2005、2008和2011年对于上证指数都是悲催的年份,但如果你在这段岁月能够远离A股并持有在沪深两地交易所交易的企业债,那么不但能规避下跌,还有希望获得双位数的年回报——这就是资产配置的魅力——而对于普通投资者,利用基金尤其是ETF进行资产配置,几乎是不二之选。
觉得不错,点个赞关注吧^_^
更多理财知识干货,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简七读财(ID:jane7ducai)
购买基金和购买股票性质是一样的吗?
相同点:都是投资。
不用点:要具体细分。
两者既可以独立,又可以相关,要看基金的分类属性,直观的就是基金投资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说基金的风险大,股票的风险大,个人觉得这样看有点太笼统。
常见的基金分类有: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顾名思义就是都有配置」,而不同的投资领域风险肯定不一样。货币基金风险最小,收益最低。股票基金这就和问题相关了,是基金公司募集资金主要投资股票,还要细分指数型,成长型,价值型等等,细分不一样风险又不一样。
而如果是股票型基金,就和股票市场走势高度关联,股市行情好,基金净值肯定也水涨船高。而如果遇到了大熊市,很多基金也难逃亏损。
不要笼统的认为买股票基金就省事,不用自己选股,因为现在基金很多,如何选择也是问题。
而如果是其他基金,比如私募地产基金,股权基金等那和股票关联度就低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最好都先自己弄清楚你要买的是什么基金,发型主体是否是国家正规金融机构,这是第一点最重要的。因为保证购买安全性。
然后才来考虑选择具体的基金产品,这个网上很多关于如何挑选基金的教学,没事多看,看的多了,了解的多了自己就不会什么都不动。
做任何投资之前都需要去学习相关知识,目前互联网时代,只要愿意了解,真不是难事。
祝好运
为什么炒股的要鄙视买基金的人?
其实炒股的和买基金的不存在谁鄙视谁的问题。炒股的要是炒不好,照样倾家荡产。买基金的要是买了一个好基金,照样赚的盆满钵满。
如果非说有鄙视一说,可能是觉得炒股是自己上战场,凭自己的真实能力在里面生存,而买基金的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于是雇了个打手。把自己的本金交给别人搭理。但是买基金的,要是选了个盈利能力弱的基金,自然也是改不了亏损的命运。
而具体是炒股还是买基金,还要看个人。当然有的炒股、基金全都不碰,活的也挺滋润。有的连年炒股,实现了财富自由,冬天海南岛,夏天北戴河的人也大有人在。总之是有能力炒股的就炒股,没能力炒股的就买基金,其实都是投资,两者也没有多大分别。如果一个手头工作太忙的人,人家买基金不正合适吗,如果一个每年炒股能够翻几十倍的人,让他买基金还有必要吗,他自己就是自己的基金,自己的财富人家管理的挺好,不指望任何人,不看任何人脸色,也活的很滋润,有金钱,吃喝不仇,别的本领没有,就有从股市里淘金的本领,这样的人是有自傲的资本的。
如果炒股亏的只剩下刘德华的至尊无上了,你还有什么资本鄙视这个,鄙视那个,败军之将,欲说词穷,扯别的有用吗!人家不鄙视你算是给足了你的颜面。
欢迎关注【交易与感悟】头条号,这里会持续给大家更新好文,欢迎大家评论转发收藏点赞,谢谢!
对于股市没有研究的人来说?
对于股市没有研究的人来说,买股票与赌博有多大区别?
它们的区别:
1、概率
股市和赌博赚钱都是通过概率来的,只不过股市更加公平一些,然而赌博的话,十有八九是做局的,不然人家赚什么,股市的概率是指赚钱的概率和亏钱的概率,炒股时间长了,赚钱的概率大就会赚钱,不能只看一次的得失,赌博的话,鲜有听到靠赌博发财的。
2、技术
股市和赌博都是需要技术的,技术也是靠学习得来的,不管什么行业,想要成为胜者,必须学习比他人多的知识,比如大家都熟悉斗地主,记牌的人和不记牌的人输赢的概率肯定不一样,且不说输赢,同样的牌可能记牌的能打赢或者翻倍,而不记牌的人有可能输了。都是同样的道理,股市中也有很多学习的地方,基础知识是必备的,什么k线,量柱,均线,MACD等等等等。
对于股市没有研究的人,当然亏钱的概率的更大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股市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会越来经验越多,感觉越对,可是赌博的话,第一次和低N次的概率是一样的,从赌博的概率来说,玩的时间越长,输得越多,何况碰到做局的人。
二者之差别显而易见,所以还是切勿沾染赌博,反到股票,只要用心学习,还是有赚钱的可能。
还是买医药基金好?
新冠疫情以来,医药板块走出了漂亮的曲线,大量投资医药板块的投资人赚得踢满钵满。然而,面对潜力十足的医药板块,我们是躬身入局、自行炒股比较好,还是购买医药主题的基金比较好呢?
我认为,医药基金更适合大多数投资人,下面详细和大家说说:
01 股票投资为什么这么难?股票开户很简单,年满18周岁就可以在众多券商中开户炒股,然而股市七赔二平一赚,绝大多数投资人进入股市都成为了韭菜,成为他人业绩的“陪衬”和“踏脚石”。
股票投资绝对是一个门槛很低但是对能力要求很高的技能,很多投资人耗费了大把时光,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炒股的天赋。
第一,对行业深入研究与个体精力有限,存在矛盾。股票投资的第一步是选行业选公司,目前,上市的医药公司已经超过300家。如何筛选出靠谱的医药股?我们必须对目标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哪怕一家公司研究一个星期,把医药板块的股票研究一遍,也需要好几年。
除此之外,医药行业的细分领域非常多,不同细分领域的医药股,公司质量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
医药板块可以细分为“医”“药”两个子板块,“原料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医疗服务”“医药商业”“医疗器械”七个子行业,试想,如此多的门类,普通投资人的知识储备能否做到详尽分析?
第二,股票估值和预期管理太过困难。投资股票,买对了公司还不够,能不能赚钱还要看你是以什么价格买入的股票,价格够不够便宜。
一方面,投资股票要对公司进行估值,准确判断公司的价值与股票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套利的空间,当前的股价是否值得买入。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对于企业有预期管理。预期是大资金对于企业未来业绩的共识,是对企业半年或者三年时间后,业绩变化的提前反应。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当前股价是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反应。
这样的预期对不对呢?预期管理是朦胧的,我们只有深入一线市场,详细研究目标企业的财报和公开非公开的信息,才能感受到企业业绩预期的变化,这非常困难。
第三,企业的业绩能否持续很难判断。医药企业有没有投资价值,关键要看它未来的增长空间,它能增长几年。追踪医药企业的增长非常困难,哪怕是公司的领导者,也不能确定企业的新药研制进程能否符合预期、明年后年的业绩到底如何,更何况是我们投资人呢?
大局势上看,医疗需求是永恒的,并且会随着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具体到医药企业上,哪家企业能够在大环境中脱颖而出,保持稳健增长,真的不好判断。
第四,投资股票需要太多方面的知识。投资股票要看得懂财报,能从财报中看出企业潜藏的问题或者投资利好点;投资股票要了解公司和行业,理解行业的成长逻辑,洞察企业的成长性;投资股票要理解宏观经济,判断医药板块与宏观经济的联动效应;更关键的是,投资股票还得进行情绪管理,扛得住压力,守得住寂寞。
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炒股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盯盘、去调研,这样的情况,我们如何能期待自己买医药股稳健盈利呢?
02 医药基金更适合普通投资人毋庸置疑,医药板块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但是投资人自行选购医药股难度不小,医药板块的基金就成为最好的选择。
首先,基金能够分散投资。基金公司完成资金募集之后,把资金投入不同的医药股中,个股的涨跌对于基金净值的影响非常有限,这样,可以平抑投资风险,有利于维护投资人资产安全。
更重要的是,医药板块的优质个股有很多,分散投资不仅能分散风险,而且可以多头持有优质医药股。如果是个人炒股,对于资金量的需求很高,而投资基金,则可以轻松获得“一篮子”优质医药股。
其次,基金经理专业经验扎实,整体收益水平不低。从大盘数据来看,自2015年6月,上证指数登顶,截止本月,大盘指数跌幅依旧超过30%。众多A股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公司占比不足两成,绝大多数股票价格下跌。
反观基金,2015年6月12日以来,主动权益基金跑赢上证指数的超过九成,业绩最好的11只基金业绩翻番。整体来看,归功于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公募基金业绩优势明显。
最后,基金投资省时省力省心。股票投资的难度很高,对于投资人的精力、知识储备和情绪控制的要求都不小,而大多数投资人还需要投入日常工作与生活。比较之下,基金投资更为合适,让投资人能够兼顾投资与工作生活。
综上,买医药股稳健收益,太难了,对于大多数投资人而言,购买医药板块基金,既能享受医药板块的大发展,又能节省精力,是合适的投资标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成长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