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年底买基金,什么时候是个头?
莫追高!莫追高!莫追高!你“买3天跌3天!”,眼红涨得好追高进场的吧?
我们来看看今年可能排名第一的基金——崔宸龙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近1年业绩增长了156.48%,业绩高点出现在11月22日,业绩增长了159.71%。
近1年内业绩最低点在去年11月27日,净值1.3226。
从1年内最低点到净值最高点11月22日3.5133时,涨幅达165.64%!你真以为新能源这条赛道就是不落的太阳么?
虽说现在有政策加持,大家都看好新能源,可你总不能在11月22日连涨4天、净值破了前高后进场吧。高位进场定投还好,如果all in,一旦遭遇大幅回撤,将会有得熬。
好在新能源真是打不死的小强,从11月22日高点下来也没跌多少。但后面会怎么走?我总觉得风险大于机会。
到昨天为止,净值3.4697,才回撤了1.24%。行情好的时候,一天就能转正。
现在的新能源,大家还是审慎些吧。别以为基金经理拼年底排名,就会报团,业绩就会一路长阳。这也太神话基金经理了!你不见前些年年底的基金净值,该跌照样跌,神仙也救不了!
没有哪一条赛道会永远上涨,同样,没有哪一条赛道会永远跌跌不休。如果涨得好就追,跌得多就割,那就永远是市场上的韭菜了。
新手入场总得交些学费的。别人在减仓了,你要来接盘,不割你割谁呢?
比如我的军工,11月12日净值达到了历史最高。这个时候我只有清仓这一条路可以走,再不走就等着利润回吐了。但我因为看好军工的未来,过几天“前度牛郎今又来”,我又开始定投了。
市场从来就不缺机会,保住本金比赚钱更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保住本金了,才能谈赚钱。
当然,这些都是纸上谈兵。比如保险,亏得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支付宝基金白酒为什么买不了?
基金禁止买入卖出应该是基金暂停交易了,暂停交易只是暂时性的,一般不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基金暂停购买的原因:1、由于投资者申购太多,导致基金规模快速增长;2、基金分红期间,会暂停基金的申购;3、持有部分未流通的股票,股票即将复牌期间,为保护持有人利益,基金决定暂停申购。
散户买股价亏损可以理解?
投资基金的核心思想是:用时间来平滑市场的波动,从而换取市场的平均收益。换言之,基金投资就是用投资者的时间成本来取得合理的收益。而市场时时刻刻无不处于波动涨跌之中,阶段性看基金投资亏损这本就是基金投资应有的内涵。但是拉长时间看,投资基金大概率是会取得正收益。投资基金出现亏损,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投资者没有给予基金成长时间;
2、阶段性的系统风险;
3、行业轮动;
4、基金经理专业素养需要提高;
5、投资者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6、频繁是申购赎回;
7、不重视赎回时机。
下面咱们围绕这七个方面一一道来。
投资者没有给予基金成长时间投资者购买基金的基金,一类是已经发行,且已过封闭期处于公开申购赎回期,另一类就是新发行的基金。
对于处于公开申购赎回期的基金,投资者往往是追逐市场的热点而买入,唯一的标准就是近一段时间涨幅较好,且自身朋友圈不断有人炫耀自己在某某基金上赚了多少多少,投资者完全是亢奋情绪买入。但是也许这时该基金正处于调仓换股阶段,净值难免出现阶段性的下跌。
基金经理运作基金时,从市场的一个热点和风格切换到另一个热点和风格往往需要比较长时间,绝非散户那三瓜两枣一把梭就能买入卖出,基金经理必须考虑大量卖盘度股价的冲击和自身净值的影响,通常这种调仓换股需要一个月上下时间。例如去年火爆的白酒消费基金,当下就处于调仓换股,这不这段时间该类基金都表现不咋靓丽嘛!
新发行的基金,在基金合约中已经明确约定,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封闭建仓,进行资产配置组合
结论:老基金需要调仓换股,新基金需要建仓,而投资者往往不给予基金经理时间,阶段表现不如预期而否定基金。
阶段性的系统风险股市系统性风险指全局性事件引起的投资收益变动的不确定性。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一般包括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全局的因素。如世界经济或某国经济发生严重危机、持续高涨的通货膨胀、特大自然灾害等。系统性风险造成的后果带有普遏性。其主要特征是所有股票均下跌,不可能通过晌买其他股票保值。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都要遭受很大的浮亏。市场参与者都竭力抛出手中的股票。例如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就是系统性风险的产物。
再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去杠杆带来的系统下跌风险,这是任何基金都无法避免的。虽然阶段性基金整体性亏损,但就当下时点来看,那是亏损的基金现在几乎全部将亏损弥补,甚至很多基金净值创出了历史新高。
行业轮动我们的股票市场和基金行业整体都很年轻,还处于起步阶段。股市1990年开锣,基金直到2000年才逐渐出现,这就和美国二三十年的基金一样,市场大起大落,投资者也不够成熟。市场情绪化特征相当明显,行业轮动速度极快,这也是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必然的现象。
穿越牛熊的公司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慢慢成长,进而脱颖而出。就如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所有的行业都有春天,所有的个股都有机会,但常识告诉我们这种混乱的格局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会进入平稳增长期。
投资者认识也一样,随着市场不断的教育投资者,投资者成熟度不断提高,市场的波动和行业的轮动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总结:股市行业流动和投资者的非理性,导致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基金阶段性亏损很正常。
基金经理专业素养需要提高前面我们说过基金业还很年轻,合格的基金经理目前还属于稀缺资源。很多基金公司也不太重视人才的培养,熊市无底线的压缩开支和专业素质的培训,牛市匆忙上规模,临时拉人担当基金经理。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基金经理一人兼职管理几只基金。而投资这行能力圈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和界定,比如某基金经理本来擅长TMT行业,但是在牛市时,基金公司拉郎配让其担任消费医药类基金经理,结果很是糟糕,这里不点名。
而新基金经理成长需要时间,没有经历牛熊,仅仅做了几年行研,担任了半年基金经理助理就被快速扶正的现象在国内就太多了。
同时,基金行业人员流动太频繁了,稍微有点名气和能力的离开公募自己单干,导致很多基金前后两任投资理念上迥然不同,这也会导致基金阶段性亏损。
总结:行业人员专业素质跟不上行业发展。
投资者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这一点是投资者最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我们在开篇就明确了基金投资要适合投资者,是用时间换取平均收益。那么要想长期持有,投资者必须从灵魂深处认同这一理念,而且这一理念和自己要匹配自己的性格,资金用途等等。
很多投资者投资基金,往往是无脑买入,如果你非要投资者说出个一二三,投资者通常会告你一句话,某某买了基金赚了,股票市场行情好这些废话,问题就是这些废话的确是投资者买入基金的最大原因。
比如:投资者计划每月定投1000元,给孩子做教育基金或者养老基金,那他显然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下去,这时投资者最佳的选择应该是指数基金或者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消费医药基金,而不是当前市场的热点和风口主题基金。
总结:投资投资基金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要有计划,然后才有长期持有。
频繁是申购赎回很多投资者认为,我大几万、几十万的投资基金,申购赎回拿点费用可以忽略不计,这就的大错而特错。把基金当成期货一样的玩,三五天就想赎回、买卖,喜欢追涨杀跌,频繁交易。他们喜欢加入各种各样的投资群,让别人推荐,或者看别人讨论什么赚钱就买什么,跟着别人频繁交易。频繁交易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抄底抄到半山腰,这个过程中产生高昂的交易成本。
以股票型基金为例,申购费小于百万时,通常申购费率是1.5%,就算平台有一些费率打折的优惠,也一般不会低于0.15%;赎回费率方面,若持有时间少于7天,赎回费率一般是1.5%,持有半年以上赎回费率是0.25%,持有两年以上赎回费率是0。因此,如果资金量不大,短线操作的话,一进一出就是要支付至少1.65%的手续费,这看起来不多,但是累计起来就相当可怕。
同时要记住,国内最牛的机构投资者社保资金,年化收益也不过8%上下,在频繁的交易三五次,那还有利润可言,不亏就是万幸。
总结:频繁交易,误解基金投资本质,高额成本侵蚀利润,导致亏损。
不重视赎回时机基金投资的确需要长期持有,但是绝不是无限期的长期,如果永远的持有,投资者的投资就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因为投资的本质的财产增值保值,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价值。就算投资的基金涨了N倍,不赎回也是白用功。
根据数据统计,投资A股市场所有基金,如果持有时间超过5年,取得正收益的概率约80%,超过10年持有取得正收益的概率约85%,超过20年持有则降低到83%,我们在7到13年之间做测试显示,A股市场基金投资最佳持有时间为8年,其正收益概率为90%,显然说基金持有时间越长,收益越高是缺乏数据支撑。
结论:投资者要么急于求成,不给基金成长时间,要么一根经死死持有,这两种方式也是基金阶段性亏损的常见原因。
综上:基金投资出现亏损很是正常,因为是投资就有亏损,但是站在一定的时间周期上看,基金大概率是赚钱是。投资者投资基金很大部分原因是理念不对,认知错误和实操中的追涨杀跌才导致了投资基金亏损。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牛市买点基金会赚钱吗?
随着行情的火热,基民也是跑步入场,今天就把我认为目前还可以买的基金罗列一下,仅供参考。
有色金属ETF,场内基金代码512400,场外基金代码004433;
文化传媒,场内基金代码512980,场外基金代码004753;
中证500,场内基金代码512510,场外基金代码161017;
半导体ETF,场内基金代码512480,场外暂无;
上证红利,场内基金代码510880,场外暂无;
5G通讯,场内基金代码159994,场外基金代码008086;
电子信息,场内基金代码159997,场外基金代码001617;
1.买旧不买新
有句话叫做:熊市买新基金,牛市买老基金。
但很多人熊市的时候不敢买新基金,牛市的时候又大笔的买入新基金。导致目前新出来的基金,个个都成了爆款。
其实在牛市里,新基金有三个月封闭期,涨幅比起老基金必然是比较慢的。
而老基金本身就有业绩做支撑,那么自然涨得比较快。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牛市最好买老基金,除非是特别看中新基金所投资的行业和基金经理,那么可以考虑买点新基金,否则还是老基金更为稳妥。
2注意控制风险
熊市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基金一直会往下跌,手中的基金有亏本风险,于是都不敢买。等到牛市来临时就梭哈式的把自己手里的资金全部投入到股市。
坚定持有自已选中的产业,比如我看好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的未来,我就坚定持有新能源ETF,可以分散组合,降低风险,但切莫追热点板块。
大盘大跌的当天买基金对吗?
大盘暴跌的时候我们往往不够理智,可能做出一些非理性的操作,要么在恐慌情绪的促使下割肉离场,要么就是亏急眼了直接大幅加仓,市场大跌之后接下来的走势是立刻反弹或是继续下跌谁都无法精准预测,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调整幅度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我的眼里如果你是做短期波段,在大跌之后最好先观察一下,等市场企稳或是跌幅进一步扩大后再逐步买入,如果你是长期持有,完全可以在大跌之后分批买入,如果继续下跌就继续低吸,当然每次买入的金额不宜过多,因为你做的是长期投资,所以逢跌低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周的大幅调整我们都还历历在目,不到一周接近10个点的跌幅谁也无法做到心平气和,今年来我的收益率也是从12%跌到只剩不到4%,尤其是周四的普跌,当天基金的跌幅普遍在3-5个点,面对盈利的大幅缩水甚至本金的亏损我们的心态难免失衡,有少部分人选择割肉离场,但大部分的人当天还是选择大幅加仓,在我看来市场还没有任何企稳的表现时选择大幅加仓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所以即使大跌我也只是选择小幅低吸,周五市场再次调整,但是尾盘有企稳反弹的趋势,所以选择了大幅加仓,暂且不论下周市场是反弹还是继续调整,周五大幅加仓也比周四大幅加仓要好很多。
有些投资者偏爱波段操作,有些投资者喜欢长期持有,这些操作风格是经过我们长期实践形成的投资理念,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最好不要因为市场短期的震荡而改变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下面主要针对这两类不同的投资理念给出具体的加仓策略。
如果你偏爱波段操作,那么你的加仓节奏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需要判断市场未来的趋势,其次需要以稳定的心态严格执行既定的加仓策略,千万不能因为短期市场的调整而打乱加仓节奏,当指数处在高位大跌的前期我不建议大家立刻大幅加仓,因为在市场还没有企稳的时候就把大部分资金打出去,后市继续调整就没有了充分的应对策略,只能短期波段转变成长期持有,这种违背自身理念的方式会让自己备受煎熬而且效果不会很好,我通常把调整幅度达到10个点作为自己第一个大幅加仓点,这时会根据基金仓位选择加仓1-2层,如果继续调整跌幅达到15个点,会选择继续低吸1-2层,如果跌到前期的支撑位附近会选择重仓,如果事与愿违大盘依旧调整,那只能选择超仓,这时候市场已经发生偏离,但最终还是会涨上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只要你能坚定持有再合理低吸便宜筹码,这次大幅调整会成为你实现大幅盈利的机会。
如果你喜欢长期持有,应对策略就没有那么复杂,因为短期的调整对长期投资来说真的没有太大影响,我通常使用定投配合大跌小幅低吸的方式来应对长期持有的基金,当天跌幅在1%左右,选择低吸200,当天跌幅超过2%,选择低吸500,当跌幅超过4个点时,低吸1000,绝不因为跌幅过大而大幅加仓,通过这种方式合理的降低持仓成本,保持资金的持续性流入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如果因为受不了短期大幅亏损而大幅加仓,来寻求短期反弹的波段机会,那么你的投资理念就已经发生偏离,运气好能多赚一些,运气不佳只能平白无故的提高持仓成本降低收益预期,最后的结果我想不会怎么好。
不同的投资理念有不同的加仓策略,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投资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加仓节奏,千万不要因为市场短期的走势随意改变风格,把短期波段变成长期持有,把长期持有转变成短期波段,这只是针对我们确实难以应对市场之后不得已的选择,大方向上还是需要保持初心,根据自身的投资理念来合理应对市场调整,希望大家后市都能好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