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每天至少减产2,为什么专家对低油价对经济的影响有分歧?
油价的高于低,大致有这么三种人的三个情况。油价低了,对于众多像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肯定是好事。而那些不差钱的土豪则肯定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对于油价高了受益而低了有损的群体来说,自然不是好事。
低油价,意味着国民汽油消费价格下降,但是专家却频频预警低油价的害处。这是因为国民消费受益,对比通缩危害的先后顺序和感受不同。事实上,“专家”的确是正确的——低油价损害经济增长!
对于普通民众,无法理解,油价持续下调,带来居民汽油消费价格持续下调,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不好吗?事实上,这种“实惠”很快会因为国际油价下跌带来的通缩而影响全体居民的收入和未来就业的损害——因为油价下跌带来的通缩,会引发世界经济的衰退和萧条!
第一,油价过低会会影响新能源产业的开发。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行业这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我们常知道的比亚迪汽车,这几年比亚迪的混动汽车已经卖到了欧洲,之所以这几年新能源这么火,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年来油价持续走高。
石油价格太高,自然大家都会想尽办法研究比石油价格更低的新能源,现在油价这么低,很可能现在的石油价格已经比新能源成本价格还要低,那么从资本逐利方面来说,肯定是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的。
第二,形成垄断,经济命脉被产油国控制。
全球的石油开采成本是不均衡的。沙特的开采成本理论上只有5美元/桶,俄罗斯因为被制裁开采成本理论上也低于1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气商的成本至少在40美元/桶以上,其它国家基本在20美元/桶上下分布。
如果价格过低,很多高成本产油国的石油工业就会亏损最后倒闭,这样就会形成垄断。少数几个产油国控制了全世界的石油产量,就可以通过石油供应控制消费国的经济。
1973年第一石油危机,就是沙特联合中东其它产油国对西方国家发起石油禁运,3美元石油拉升至13美元。石油提价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国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第三,低油价不利于环保。
如果油价过低,对于居民出行成本是降低了,但是大家都要买车出行,城市交通就要拥堵不堪。鉴于国内成品油质量远低于欧洲国家标准,所以,过低的油价会导致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就要受到影响。
前几年,一到冬季京津冀地区就会产生连续的雾霾天气,主要就是汽车尾气排放造成。此外,低油价还不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只有较高油价才能促使新能源汽车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
实际上,国际油价不管上涨还是下跌,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如果油价长期下跌,对于开采成本低的国家来説,只是少赚点钱而已,而对于成本较高的国家来説,就会出现亏损。如果油价长期下跌,会使得其下游化工行业受到伤害是很大的。
当然,对于我国来説,由于人口众多,油价还是调节人们出行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利器。所以,正确的应该是国际油价应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内宽幅震荡,避免大起大落,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总的来说,高油价不好,低油价也不好,油价稳定在一定的区间才是最好的。毕竟在一个合适的区间,国家可以规划发展,普通人可以规划未来,一切的计划都在可控的范围是相对最好的。
国际原油还会涨到100美元以上吗?
国际油价8月初在50美元波动,今日价格在56美元徘徊,本月还是出现了一定的回升行情,在今年5月份油价上涨到61美元区域后再次展开了下跌的行情,随后因为欧佩克减产意愿强烈,缓解了市场悲观的预期导致油价近期小幅上行。
而国际油价自从去年12月跌到42.36美元后展开了一波上涨,至今已经三个月过去了,仍没有出现较强的上涨趋势,反而还是弱势波动,就说明油价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难以见到大幅上涨和涨到100美元以上的行情。
国际油价最大的利空是什么?市场需求疲软,油价行情低迷。美国能源署近期已经将2019年的原油需求增速下调,也下调了全球的原油需求增长预期,这主要在于经济前景恶化的前提下,美原油库存在持续增长需求却非常不理想。眼下市场出现了供应过剩的局面,虽然欧佩克近期的原油产量环比下滑的也比较厉害,但对油价的支撑非常有限,国际油价基本是围绕成在50-60美元之间波动,逃不出震荡“怪圈”。
而欧佩克减产难挡美国原油产量在增产,加上市场需求不济,这两大因素形成了角逐之势,导致了原油期货市场多空力量均衡,很难能看到近期油价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的迹象,毕竟为了防止油价过度的下跌,俄罗斯和欧佩克此次也延长了减产协议到明年,很显然就不会让国际油价大幅下滑,当下最大的利空就是需求问题,但受制于减产影响,这种利空也在被消化。
油价会涨到100美元以上吗?无重大利好消息,难以支撑大涨。目前国际价格价格在56.28美元,涨到100美元需要上涨43.72美元,历史上100美元的价格在2014年出现过,之后长达5年多的时间油价都徘徊在100美元下方。
2018年10月份最高涨到76.90美元,当时是因为欧佩克组织成员国一起减产导致油价上涨,也未出现需求不及预期的影响。
也就是说,要油价上涨到100美元,必须地缘因素升级,委内瑞拉的情况再度恶化,还有美伊对峙持续升温才有机会导致油价疯涨,否则面对当下形式,油价很难大涨,只会小幅波动。
但是油价重返100美元意味着什么?
油价若涨到100美元,会加速通胀发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无疑会影响到老百姓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因为国内油价是跟着国际油价调价的,况且目前国际油价已经跌到了40美元区域,根据国内成品油涨跌上下限设置,低于40美元后国内油价不再降价,无疑国际油价一旦上涨100美元会提升人们生活成本。
因此,当下国际油价最大的利空就是全球经济体陷入衰退引起的需求低迷,缺乏更多的利好因素支撑油价走高,要出现持续上涨较难,更不太可能在短中期内上涨到100美元上方了。新能源汽车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有三点意义_每项都与人们息息相关
知识点:新能源指可再生的非常规能源,类型涵盖风、光、水、热、生物质能等等类型。这些能源可以从自然界无限获取,同时又都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各领域使用;重点为此类能源转化电能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排放物,所以新能源电能又被称之为「清洁能源」。普及推广这种能源的意义很大,以汽车转型作为核心推动力的目的是为“加速”。
电驱汽车_意义1:传统燃油动力汽车的普及有历史因素,简而言之为电动汽车先行普及,如果没有战争作为转折点则不会大面积普及燃油车。在工业时代可以说燃油动力汽车只是一个“不美丽的意外”,因为这种车辆消耗的能源是石油,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等百余种会破坏空气质量与生态环境的物质。
全球变暖、酸雨、呼吸系统的疾病有很多是因为汽车排放与工业排放造成。而工业作为支撑社会运转的基础必须优先,所以只有从汽车着手控制排放了。那么能替代并且综合性能远超内燃机的电动机是唯一选项,汽车使用电驱也就不难理解了吧——电动汽车普及的核心价值为保护生态环境,其次则是让人们能够稳定的生活。
2:「石油危机」是一个被聊烂了的话题,二战之后的局部热战似乎都是围绕着石油展开,是以“流氓国家·美国”为核心挑起的一次次的战事。石油之所以被如此重视是因为消耗量巨大,但是储量已经不足以支撑消耗量很多年了;毫无疑问石油成为了稀缺资源,后期的价格会是随着储能的减少一步步的攀升,最终掌握石油就能掌握全球经济命脉。
中国虽然也是产油国,但是即将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保有量与消耗量不争正比,年均石油进口量接近70%。没有掌握石油似乎也就无法实现合理的油价,后期的油价升高就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燃油的价格直接决定了运输成本,公路运输承载了超70%的货运运输。那么可以想象的是油价不可控等于未来的“物价不可控”,结果会怎样了?
想要预防严重问题的出现,唯一的方式只有寻找替代能源。而以目前全球技术水平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似乎也只有清洁电能才能替代常规能源了。上文之所以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来评价电动汽车的普及,原因正在于物价与每个人都有关系;同时人们总要呼吸,汽车排放的减少可以降低百分之几十的排放,普及电动汽车重不重要呢?
品质提升_同样重要用户消费升级伴随的是对产品品质要求的升级,这点是没有争议的。内燃机依靠燃烧转化热能带来驱动力,在转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振动,而振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所以燃油车的中低速NVH水平总不会理想,但是电动汽车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水平。因为电动机是利用电磁场与永磁体磁极互斥实现动能转化,转子在机体内为悬浮设计并不会产生磨损与振动,所以静音是电动汽车驾乘体验方面最大的优势。
「性能&平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优势,内燃机达到峰值扭矩需要到1500转左右,这还得是优秀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普通的自然吸气机头需要到4500转上下才能输出峰值,性能的滞后可见一斑。但是电动机在起步瞬间即可输出最大扭矩,因为电流输出的速度仅次于光速,只要起步输出电流大就能实现理想的加速了。
重点:扭矩×转速÷9549=功率,发动机输出的功率越高车速越快、反之越慢。电动机能够以恒扭矩输出,那么转速与车速的提升就可以【完全依靠转速升降】调整!加之电动机可以轻松达到1.5万转左右,所以这种机器不需要传统变速器,只需要加入一组减速齿轮即可实现电动机直驱。这种依靠功率调整车速的状态,难道不是最理想的无级变速吗?
总结:电动汽车可以实现用户体验的大幅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排放对环境的破坏,更重要的是还能实现未来孩子们生活的平稳,这就是意义之所在。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汽车不用芯片不行吗?
只有早期生产的纯机械汽车才不需要芯片,现在的汽车需要芯片。
以下是相关内容的具体介绍:芯片短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产业问题,甚至有人将其称作“21世纪的电子石油危机”。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芯片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缺少芯片会严重影响生产生活。汽车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支柱型产业就深受其害,疫情反复与芯片短缺导致大众、丰田、福特、通用等国际巨头多次宣布减产或暂时停产以缓解问题,国产品牌同样受到冲击,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等品牌旗下多款爆款车型订单周期无限延长。
未来3年汽车价格会大幅下降吗?
你好,感谢悟空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检车家的二手车检测技师,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还是相对有所了解的。检车家作为一家独立第三方车辆检测机构,我们主要做的就是二手车第三方购前检测。
汽车价格在未来会不会大幅下降,其实我们回头去看过去十年的汽车价格和对应的车型所形成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能够给出原题需要的标准答案,我也相信题主不希望看到机械式的回答,我们需要回到价值来看这个问题,仅仅以货币价格的变化增减来做出解释是没有意义的。
首先我们知道,汽车是由非常多种类繁杂,材质不一,功能不同的零部件组装完成的,而这些零部件供应价格决定了生产成本,在十多年前,老三样的桑塔纳,捷达,富康平均售价基本都在二十万左右,那么到了如今,相信大家都知道价格已经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但是如果以此得出结论价格是降低了的,只是看到了表面的一些现象,很少有人具体去了解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外观同样的车型零几年的捷达和现在的捷达拆开对比,不管是零部件的制造水平还是装配工艺,以及一些连我们检测师都看不到的一些用料其实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
另外再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的很多历史性的事件,但是却很少关注我们拿到手的钱数额有多少幅度的变化,还有我们手中的钱能买到多少商品的变化又有几何,同时早期汽车这种大件商品的价格定位和价值定位在中国就没有面相普罗大众。
但是随着车企的技术进步和用料优化后,慢慢的也就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升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汽车也不再是普通人触不可及的梦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已经成为事实。
我们客观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其实题主更想知道的答案是在未来能否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如今更高价值的车型,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回答是,完全可以。因为社会进步的本质是效率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是生产力的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后,整个汽车产业都会受到非常显著的增益,所以在此希望题主你我及各位围观网友保重身体,健康生活到能看到未来到来的那一天。
好了,就先回答到这里吧。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希望能帮到你的。如果你有任何二手车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关注“检车家”咨询了解。或者直接在下方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我一定尽我所能帮你解决。我是检车家的一名二手车检测技师,愿意做你最懂车的朋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