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看到新闻说人民币汇率怎么怎么着,有点往下的意思。我就琢磨这事儿,咱普通人可能感觉不太明显,顶多是海淘或者出国玩的时候发现钱好像没以前经花。但是,做生意,特别是做大生意的公司,这影响可就大去。我就好奇,这人民币要是贬值,到底对哪些股票是好事儿?闲着也是闲着,我就自己动手扒拉一下,理理思路,跟大家分享分享我这琢磨的过程和结果。
开始琢磨这事儿
我就是直觉,觉得人民币贬值,那肯定是出口的企业占便宜。你想,本来你卖到国外的东西,标价是美元,人家外国人买你的东西,花的美元数不变。但是,人民币贬值,你收回来的美元换成人民币就变多,这利润不就上来?或者说,你可以稍微降点美元价格,增加竞争力,抢更多订单,换成人民币还是赚的。
这个逻辑挺顺的,对?那我就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捋。
哪些行业靠出口吃饭?
那接下来就得想,咱们国家哪些行业是出口大头?这可就多去。
- 纺织服装: 这个绝对是大头。衣服鞋帽,床上用品啥的,好多都是咱们这儿产卖到全世界。人民币一贬值,这些厂家的东西在国外就更有价格优势,订单还不哗哗地来?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些报道,说有些服装厂,汇率一波动,他们的利润立马就有反应。
- 家用电器: 什么电视、冰箱、空调、小家电,咱们也是生产大国,出口量相当可观。你想想那些国际大牌,很多背后不也是咱们的工厂在造嘛贬值能帮他们更好地跟国外品牌竞争。
- 电子设备: 手机零件、电脑配件、各种电子元器件,这块出口也很厉害。虽然有些高端芯片还得进口,但很多组装、代工或者中低端零件是咱们的强项。贬值对这块肯定也有刺激作用。
- 玩具、家具、各种轻工产品: 这些也都是出口常客,逻辑跟上面差不多。
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出口导向型的行业里的公司,特别是那些出口占收入比例比较高的,应该能从人民币贬值里捞到好处。
还有没有别的角度?
光想出口是不是有点片面?我又转念一想,有没有别的逻辑也能受益?
我想到原材料这块。比如有些行业,像化工或者石油化工,他们的原材料可能依赖进口,按理说人民币贬值,进口成本会上升。但是,这类公司往往在产业链里比较强势,能把成本压力转嫁给下游,甚至有时候还能因为原材料涨价,带动产品也涨价,库存也跟着升值。这么一来一回,可能反而还赚。这个就比较复杂,得看具体的公司和市场情况。
还有人提到黄金。一般认为货币贬值的时候,黄金这种硬通货会有保值的作用,可能会受到追捧。所以搞黄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可能也会间接受益。这个逻辑跟前面几个不太一样,更偏向避险和资产价值的角度。
我的实践总结
所以你看,我这么一琢磨、一梳理,大概就清楚:
最直接受益的,就是那些做出口生意的板块。 比如:
- 纺织服装
- 家用电器
- 电子产品制造
- 一些轻工制造(玩具、家具等)
然后,有些特殊情况也可能受益,但逻辑更复杂点:
- 某些能转嫁成本、库存能升值的化工、石化企业。
- 黄金相关的企业,沾点避险的光。
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个思考过程记录,把这事儿捋顺。股市这东西复杂得很,不是说人民币一贬值,这些股票就立马蹭蹭涨。还得看全球经济怎么样、公司自己经营得好不好、有没有做汇率风险对冲等等好多因素。
我就是把我这点儿琢磨的过程写出来,给大家提供个思路。具体到哪只股票能不能买,那可得自己再去下功夫研究,我这儿可不做推荐,就是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思考路径,希望能帮大家理清一点儿头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