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又是我来唠嗑了。最近这几天,我这耳朵里就没清净过,老是飘来那个“中信要组团把腾讯给收了”的消息。一开始是在一些乱七八糟的群里看到的,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喜欢琢磨这些事儿,所以就打算自己动手“实践”一下,看看这瓜到底保不保熟。
我的“实践”探究过程
第一步:先冷静,别激动
我看到这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儿靠谱吗?中信家底是厚,腾讯那也是个巨无霸,这得多少钱?我没急着跟着瞎起哄,先给自己泼了盆冷水,告诉自己,越是这种听着吓人的消息,越得留个心眼儿。
第二步:找找“官方”说法
我就琢磨着,这种大事儿,要是真的,那不得铺天盖地都是官方新闻?我立马就打开了几个我平时信得过的财经新闻APP,仔仔细细地搜了一遍。结果?风平浪静,连个泡儿都没冒。反倒是各种小道消息、自媒体分析传得飞起,说得头头是道,好像他们就在谈判桌旁边坐着似的。
第三步:算算“经济账”
光看别人说没用,我还得自己动脑子。我就去查了查,腾讯现在的大股东是南非那个叫Naspers的公司,手里攥着不少股份。你想,那么多股份,按现在的股价算,那就是个天文数字,少说也得几千亿港币?要是真收购,还得溢价,那价格不就更吓人了?奔着万亿去了都可能。中信集团是牛,但这么大一笔钱,咔嚓一下拿出来,还得是港币,这操作难度,我寻思着不是一般的大。
- 资金规模:几千亿甚至上万亿港币,这不是小数目。
- 资金来源:就算中信组团,这钱从哪儿来也是个大问题。
- 审批流程:这么大的并购案,国内外的审批流程能简单得了吗?
第四步:琢磨“动机”和“可行性”
南非那大股东,之前确实说过要慢慢减持腾讯股票,那是为了改善他们自己的财务状况,属于正常的市场操作。但一下子把所有股份都卖给一个特定的买家,尤其是背景这么“特殊”的买家,这谈判得有多复杂?里面的道道儿多了去了,不是说想买就能买,想卖就能卖那么简单的。
第五步:等待“辟谣”或“证实”
这种级别的传闻,如果是不实的,相关公司一般都会出来澄清。我就耐着性子等了等。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我就刷到了新闻,说是中信集团已经回应了,很干脆,就俩字:“不实!”。这下子,我心里就有底了。
实践总结与感悟
经过我这么一番“折腾”,从听到消息到自己去查证、分析,再到看到官方辟谣,我这心里就算是踏实了。我这实践过程也简单,就是:
- 不轻信:听到大新闻,先打个问号。
- 找源头:尽量去看官方的、权威的信息。
- 多分析:从常识、逻辑、利益等多个角度去琢磨一下。
- 等结果:让子弹飞一会儿,看看后续发展。
我还想起之前也有传闻说啥联通要收腾讯,那更离谱了,体量差太多了。以后再听到这种“惊天大瓜”,我都会先在脑子里过一遍这几个步骤。这年头信息爆炸,学会自己辨别真伪,也算是个挺重要的生存技能了。这回的“中信收购腾讯”传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挺好的实践机会,让我对这类消息的传播和求证过程有了更深的体会。
行了,今天就跟大伙儿分享到这儿,希望能给各位一点小小的启发。下次再有啥好玩的事儿,我再来跟大伙儿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