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每日黑马股推荐,我当初可是实实在在地踩过一些坑,也摸索了一段时间。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己的那点儿实践过程和记录,希望能给大伙儿提个醒,或者说,提供点不一样的思路。
我的瞎折腾初期
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个股市小白,两眼一抹黑,就想着能有大神带我飞,最好是那种每天给一只代码,然后我就跟着买,月底就能数钱的那种美梦。于是乎,我就开始在网上瞎转悠,找各种所谓的“每日黑马股推荐”。
- 第一步:信息收集。我当时主要是在一些财经论坛、股票交流群里潜水,还关注了不少自称“股神”的博主。看到那些标题写着“明日必涨”、“黑马起飞”的帖子,眼睛都放光。
- 第二步:盲目相信。那时候真傻,人家说啥我就信有的博主说得头头是道,分析得好像明天这股票不涨停都对不起他。我,就挑几个看着顺眼的,或者被吹得最神的“黑马”,准备第二天开盘就干进去。
小试牛刀与初尝苦果
还记得我第一次跟着一个“推荐”买股票。那是一个周一,推荐的是一只小盘科技股,说是马上有利好要公布。我一大早就守在电脑前,开盘稍微回调了一点点,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准备好的小几千块钱全买了进去。
你猜怎么着?
当天那股价确实往上冲了一小波,我账面浮盈了大概两三个点,心里那个美,觉得自己简直是股神附体,找到了财富密码。但好景不长,下午就开始回落,收盘的时候还亏了一点。
当时我还安慰自己,没事,推荐说了是中线黑马,得有耐心。结果?接下来几天,那股价就跟王小二过年似的,一天不如一天。实在受不了了,割肉出局,亏了差不多十几个点。那叫一个心疼!
后来我又试过几次,有那么一两次,确实买到过短期涨得不错的,但赚的钱跟亏的钱一抵消,算总账还是亏。而且我发现一个问题:
- 推荐的时效性。 有些推荐出来的时候,股价可能已经涨了一波了,你再追进去,风险就大了。
- 推荐的真实性。 谁知道那些推荐是真的看还是为了出货找接盘侠?我后来才明白,有些“大V”可能自己提前埋伏了,然后忽悠散户进去抬轿子。
- 推荐的逻辑。 很多推荐根本不讲逻辑,就给个代码,或者说些模棱两可的话,什么“有望反弹”、“值得关注”,这种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痛定思痛与转变思路
被市场教育了几次之后,我终于清醒了一点。我开始琢磨,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免费的午餐?真要有稳赚不赔的“每日黑马”,那推荐的人自己闷声发大财不就行了,干嘛还要费劲巴拉地告诉你?
我意识到,靠别人推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我开始转变思路:
停止盲从: 我不再轻易相信任何“每日黑马股推荐”,特别是那些来路不明的。就算是正规券商的投顾服务,我也只是作为参考,不会无脑跟单。
学习基础: 我开始看一些股票投资的基础书籍,学习怎么看K线图,怎么分析公司基本面,了解一些常见的技术指标。虽然学得不深,但至少不再是睁眼瞎了。
建立自己的观察池: 我会根据自己学到的一些知识,筛选一些自己看得懂的行业和公司,放到自选股里长期观察。比如,看看公司财报怎么样,行业前景如何,有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等等。
小仓位试错: 如果真的看好某只股票,我会先用少量资金买入,设置好止损点。对了,就当是验证了自己的判断;错了,损失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记录与反思: 每次操作后,不管盈亏,我都会简单记录一下买入的理由、卖出的时机以及最终结果。过段时间再回头看看,总结经验教训。
这个过程挺枯燥的,也挺慢的,远没有直接听个代码就买来得刺激。但是,我感觉心里踏实多了。起码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买,为什么卖。
现在的我
现在你再问我关于“每日黑马股推荐”的事,我会说,这东西,偶尔看看,了解一下市场热点或者别人关注的方向也无妨。但千万别把它当成圣经。
我更倾向于把它们看作是“每日市场热点追踪”或者“潜在机会筛选器”的初级版本。如果某个推荐的股票,恰好也在我的观察池里,或者它的逻辑我比较认可,那我可能会花点时间去深入研究一下。但最终的决策,一定是我自己做出的。
我发现,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选出来的股票,即使短期有波动,拿在手里也更有底气。因为你了解它,你知道它的价值大概在什么位置。
兄弟姐妹们,想在股市里捞金,还是得靠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这才是正道。至于那些“每日黑马股推荐”,就当个乐子看看得了,别太当真,更别把自己的真金白银轻易交出去。
以上就是我这点儿不成熟的实践记录,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启发。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话是老生常谈,但绝对是真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