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概念股,手游的市值能超过端游吗?
谢邀 关注《黎明看游戏》——带给你最新鲜,最好玩,最有深度的游戏见闻。你的观点,我们尊重
从现在发展的趋势来看,完全有可能。虽然我也是一个PC游戏的忠实爱好者,但是我依旧认为,端游在未来的3到5年内,会被手游打垮。理由如下:
市场占有率下滑——据游戏工委、CNG中新游戏研究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3年端游用户总量约为1.5亿人,比2012年仅增长8.6%,而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74.9%下滑到64.5%。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尽管端游市场目前还处于市场主力地位,但也无法阻挡其他细分市场对其的侵蚀。所以这一点上看,手游超过端游只是时间问题。 分类不同——虽然电脑已经走入了平常百姓家,但是很多家庭并没有奢侈到家里一人配一台电脑的情况,电脑对很多人来说依旧属于非必需品,但是手机你说现在哪个人没有?在一个几乎成为必需品的产品上做出来的娱乐产品,火爆几乎只是必然的情况。大公司的介入——看看前几年,都是些什么公司在做手游?而现在,巨人网络,腾讯工作室,网易游戏等等等·····这些超级资本的介入,大力促进了中国端游的发展,而PC端依旧只能靠进口等手段维持,非常看上游开发者的脸色。而且端游具备,开发快,产品周期短,短期利益高,面向面广等端游没法具备的优势,所以未来的公司都会大力开发手游。综上所述,小编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3年左右时间里,手游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收入会超过传统的端游,但是仅仅是在营收上,短期内,端游的游戏品质还是手游无法比拟的。 这就是小编的回答啦,水友们如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新的一年,祝愿点赞的朋友们!天天上分!事事如意!如何在众多涨停股中挖掘有持续的题材?
1)做一个题材之前,首先要进行逻辑分析,是直接受益,还是间接受益,还是纯粹跟风,一个题材能产生多大的行情,撕开它的逻辑之后,就能判断出七七八八。
2)强大的逻辑+大资金认可=大机会,强大的逻辑+小资金认可=小机会,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紧跟大资金的步伐,才能吃到大肉。
3)中国是政策市,一把手是政策最高设计者,代表着绝对的权威,因此想在A股赚钱,必须跟党走。
有的题材只有一天行情,有的则能持续半年以上,不同规模、级别的题材持续性不同,在做题材挖掘与筛选时,选择持续性长、拉升幅度大的题材尤为重要,本章对题材的持续性展开分析。
1、影响题材持续性四大因素
从时间上划分,持续性在15个交易日以下的为小型题材,持续性在15个交易日以上90天以下的为中型题材,持续性在90天以上的为大型题材。题材炒作的持续性主要与如下三大因素有关:
1)题材驱动因素(受益逻辑)是否够硬、够劲爆(逻辑硬)
做一个题材之前,首先要进行逻辑分析,是直接受益,还是间接受益,还是纯粹跟风,一个题材能产生多大的行情,撕开它的逻辑之后,就能判断出七七八八。比如说2017年5月23日“人机”大战上演,这个事件本身短期不会改变上市公司基本面,事件的引爆驱使人工智能板块成为风口,风停之后一地鸡毛,核心标的拉升幅度以及持续性都有限,这属于“中等”逻辑强度题材。比如2017年8月16日腾讯手游《乱世王者》公测,中文传媒参与游戏分成,腾讯具有强大的流量优势,榜上腾讯这个“大款”,中文传媒股价必将腾飞,这就是“上等”强度逻辑,在大盘环境一般的情况下,中文传媒股价从底部涨35%+,可圈可点。强逻辑受益标的很难套人,你上车一只具有强大逻辑支撑的个股,即使短期被套,最终也会收复失地;然而若你上车一只弱逻辑个股,即使短期盈利,只要稍不留心可能盈利就会转变成亏损。受益逻辑是否强大直接决定了题材持续性长短,也是做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后文将会继续做深度分析。
2)是否受到主流资金认可(有主力运作)
如果一个题材拥有强大的受益逻辑,在二级市场也有明确的标的,但没有主力资金进场抢筹运作股价,也难有作为。一个强大的逻辑“撞到”认可它的大资金,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一见钟情”,势必将产生一波犀利的大行情。主流大资金是行情的发起者、推动者,没有大资金的坚定锁仓与持续买入,就不可能走出一波流畅的持续拉升行情。但是,如果一个强大的逻辑,认可它的是普通散户或是小游资,股价的涨幅与持续性就要打个折扣,杂牌军与正规部队发动行情级别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强大的逻辑+大资金认可=大机会,强大的逻辑+小资金认可=小行情,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紧跟大资金的步伐,才能吃到大肉。举个典型的例子,2018年6月8日普京访华将乘坐中国高铁,陪同人是大大,普京访华乘坐高铁彰显俄方对我国高铁浓厚的兴趣,中俄高铁合作或将提速,大大与普京作为中俄两国一把手同做中国高铁,高铁板块迎来最强风口,但核心标的晋亿实业仅上涨六七个点便草草结束,杂牌小游资很难翻起巨浪。
3)首次拉升距离利好兑现时间的长短(大盘单边向上+时间长)
一只题材股拉升必然基于未来的一个预期(利好),资金首次拉升距离利好释放时间的长短对这个题材的持续性有重要影响。如果你期望一个题材持续拉升很长时间,那么这个题材短期内就不能“见光”,也就是说持续时间的长短受到“见光”时间制约。这要分两种情况,一是牛市环境;二是熊市环境。在牛市环境下,若首次拉升时间距离利好释放时间较长,那么这个题材的持续性就很好,将会一直持续到利好兑现。对于一个逻辑强大、受到主流资金认可的题材,在大盘非单边下跌的环境下,股价爆发的越早则持续时间越长。比如说,资金从2017年7月20日开始拉升海南本地股,以布局2018年4月份的海南三十大庆,海南本地股(海峡股份)的行情浩浩荡荡的持续拉升了八个多月,持续时间之长,拉升时间之久,令人咂舌,当然这与2017年大盘单边震荡向上的小慢牛环境息息相关。
在非牛市环境下,只要逻辑够硬、够强,首次爆发之后若距离“见光”时间较远(三个月内),那么也会有持续性。比如说,中美科技博弈,那么作为科技标杆的芯片题材,几个核心标均全面爆发,首次拉升距离利好兑现时间长达一年多,由于爆发时间较早,那么行情将会持续到博览会召开才会结束,持续性就比较好。再比如说,疫情的爆发,全球口罩短期供给缺口明显,市场预期口罩需求必将暴涨,核心标的道恩股份、泰达股份等启动,走出了一波犀利的持续拉升行情。
在熊市环境下,对于弱逻辑题材而言,若首次爆发距离“见光”时间较远,持续性会较差,之所以说差主要是因为股价的走势涨一波杀一波,拉一波之后,立即会被打回原形,然后若再碰到消息,则再会拉一波,股价呈现上蹿下跳波段走势。
综上,持续性较好的题材满足以下条件:大盘环境单边向上+首次爆发时间距离“见光”时间较远+逻辑劲爆、强悍。
4)大盘环境
任何题材的横空出世都不能脱离当前的市场环境,大盘环境好坏对题材股炒作持续性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可把大盘环境分为三种情况:1)单边向上;2)单边向下;3)震荡盘整。在大盘单边向上的市场环境下,题材股一般会震荡上涨到预期兑现之前,即使上涨途中有大的砸盘,一般砸下的坑会被填上,并且股价创出新高。
然而在大盘单边向下的市场环境下,题材股通常不会趋势性单边上涨,而是拉一波之后再向下深度调整,有时会砸到起涨点位置,待接近催化剂时再向上做一波拉升。在震荡盘整的市场环境下,题材股拉到高位之后,向下调整的幅度介于单边向上与单边向下之间。在实战中,一般提前爆发的题材,若第一波未能来得及上车,待高位深度调整缩量止跌之后是再次进场抢筹时机
1)做题材股必须谨记以下两大重要原则:舍旧、炒新。一个高质量的题材机会必然是从新鲜事件、新政策中诞生。
2)有些题材规模、级别都很大,又有国家重要人物参与,但二级市场无对应受益标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题材就没有参与价值。
3)如果你目前所处的市场是弱市,那么尽量选择大题材,小题材一概砍掉不做,这样受伤的概率就很小。
4)满足以下条件则是一个较好的题材操作机会:逻辑过硬+容易对标+具有产生持续性大行情的能力+大势环境友好=优质题材机会。
5)对于多标的题材,在受益逻辑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市场认可度高的标的作为布局对象。
6)同一个逻辑(驱动因素\催化剂),用三次(包括三次)以上就会边际减弱(甚至有可能遭到资金反做),这是一个重要的规律,一个逻辑前两次最受资金认可,第三次之后就会减弱。
7)题材股如何对标,满足以下四大条件则大概率擒住牛股:资金认可度高+受益逻辑清晰+辨识度高+盘子小、机构少。
8)大咖就是游资的提款机,研究透了大咖,也就打开了财富之门。
9)资金认可是第一位,驱动因素放在第二位,资金介入+强大的预期=吃肉机会。
10)大家都看到的机会不是好的机会,确定性极强的机会往往是收益平庸的机会。
11)股票多题材共振并非是坏事,但是一只股票如果想要走出一波一马平川的大行情,没有一个主打的逻辑是无法实现的。
12)一个重大事件是否被炒与这个事件能否放出超预期的“重料”有关,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并不必然等于对应概念股将爆发,二者不存在必然联系。
13)狼来了喊三次之后,震慑力就会下降,同一个故事说三遍以上,耳朵就会生茧。
一、如何选择高质量的潜伏题材
每个月都有很多题材可做,到底怎么选择呢,比如刺激消费2020年4月6日发布免税政策,对标王府井;
1)题材上涨的逻辑够不够硬,是直接受益还是间接受益。逻辑分析是做题材之前必做的一项分析功课,逻辑过硬的题材一般能产生大行情。同等条件下,选择驱动力更强、逻辑够硬的题材操作。受益逻辑是一级映射还是二级映射、受益程度的深浅对资金的做多意愿均有较大影响。比如说长江通信持有长飞光纤17%股份,长飞光纤上市前长江通信走出一波暴涨行情,这样的受益逻辑直接干脆,也容易估值,资金就爱炒。
2)是否容易对标。有些题材规模、级别都很大,又有国家重要人物参与,但二级市场无对应受益标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题材就没有参与价值。因此,在二级市场容易找到受益逻辑清晰的标的,是重要条件之一。
3)能否产生持续性大行情。有的题材只能产生一天的行情,俗称“一日游”,有的题材能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以上。选择题材时,要明白你选择的题材是消息出来时候拉升一下结束,还是能持续一段时间,尽量选择持续性好的大题材操作。比如大咖讲了某句话,个股一个高开行情结束,这样的题材就没有持续性;再比如,2020年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消费,这样的题材就会不断被挖掘、拓展具有持续性。
4)在选择题材时,要看一下目前的大势环境,强市中小题材也能产生一波行情,弱市中,中等题材有时候资金也不愿意炒作。如果你目前所处的市场是弱市,那么尽量选择大题材,小题材一概砍掉不做,这样受伤的概率就很小。在牛市环境下,杂七杂八的小题材也会受到资金的关注,因此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采取适宜当前行情的策略,以变化应变化。
综上,选择题材时,满足以下条件则是一个较好的题材操作机会:逻辑过硬+容易对标+具有产生持续性大行情的能力+大势环境友好=优质题材机会。
二、好题材两大基因
什么样的题材机会可以操作,一个重大的机会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资金较为认可,有资金刻意在做,驱动因素+资金认可=好题材;2)强大的驱动因素(强逻辑),产生一个强大的预期(预期正确与否不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个机会看起来逻辑很好,但股价就是起不来,说明并不受资金认可,这样的机会就不再是机会。在实战中,资金认可是第一位,驱动因素放在第二位,资金介入+强大的预期=吃肉机会。
市场在不断的进化,投资者越来越狡猾,过去屡试不爽的方法正在慢慢失效,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长期在市场生存。
AR会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吗?
云游戏并非是vr和ar是一回事,虽然我不是游戏专业人员,但是还是可以见到介绍一下,今天市场大幅炒作的云游戏是什么意思。
从昨日feacebook推出首款云游戏后,今天股市游戏板块全线暴涨,其中,机构席位大量买入,这在持续多年以来,机构席位集中出现在创业板个股和主题炒作个股中的历史罕见的记录并不多。其中,顺网科技,完美世界等机构买入集中。
所谓的云游戏,指的是,用户端并不需要下载游戏app,而是直接可以从小程序或者其他页面直接玩游戏,有别于目前3-4g时代,主要的游戏均以app为主要的载体,即你要玩某款游戏,必须下载app,且因为下载,就会产生内存和cpu等硬件要求,比如硬件配置达到一定的水平,否则其流畅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
而所谓的云游戏,就是,在5g网络条件下,利用5g的大容量和低延时,从而达到可以直接不经过下载app而直接玩游戏——所有的游戏和存储以及计算全部通过游戏厂商的云端进行。那么,对比3-4g时代的app形式而言,就对游戏终端硬件——手机电脑ipad等的存储能力,cpu计算能力没有硬性需求。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游戏的“硬件费用门槛”。从这个逻辑来看,必将导致游戏的增长进入爆发阶段。
而从vr和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来看,和云游戏并不是一个概念,完全是两码事:
尽管其前提,都必须是5g网络技术条件——都需要5g的大容量和带宽,更需要低延时,其中,低延时是体验的保证而大带宽,是运行3d大数据流量的条件。
其次,vr和ar对硬件有确定的要求比如镜片或者耳机,而云游戏对硬件的要求相对不严格,只要具备基本智能手机都可以体验游戏。
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同样可以通过云游戏进行,同样可以通过游戏厂商的云计算云游戏平台进行。
总结起来说,云游戏不一定是vr和ar,但是vr和ar可以以云游戏的模式进行体验。
回到股票的层面来看,未来云游戏必然会带动游戏的增量和增长,这是确定的。但是,从目前国内主要的游戏厂商来看,并没有推出一款具体的云游戏,甚至对比毫不热衷——因为没有足够的5g网络和用户基础。并且云游戏的重心并非是游戏本身,不是游戏厂商关切的事——反之,只要5g用户数量技术足够大,有足够的云计算能力,对于游戏厂商来说,推出云游戏和推出新的一款游戏本身并没有特别区别于目前游戏的难度。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款具体的云游戏,而只是受到feacebook推出云游戏而市场看好云游戏主题炒作的未来机会。
事实上,真正受益于云游戏的是网络加速和云计算公司,比如网速科技,讯游网络等,他们属于“云游戏的卖水人”。真正的云游戏大规模爆发的产业时间远远未到,但是,云计算和网络加速边缘计算以及游戏加速,反而是优先爆发的产业。
什么样的烂板出妖股?
观中国股市20多年,从大周期来看是牛短熊长。目前来看,只有两种方式可以在股市中赚到大钱。一种就是价值投资,长线持牛股。另外一种就是超短线翻倍牛股。
在近几年的大熊市中,走出了像云南白药、歌尔声学、欧菲光这样穿越牛熊的大牛股,但是总体而言,中国真正具有价值投资股票占比依旧太低。况且对于价值投资,中小散户并不具有优势,不但要忍受长时间的心理煎熬,而且还可能面临遭遇业绩地雷的风险。
其实小资金若想发展壮大,必须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因此只有走超短这一条路。而在超短线的套利方法中,龙头战法是属于最为暴利的一种手法。很多龙头股短期内翻倍无疑为让小资金者看到了资金迅速增值希望。不过投资者在看到龙头股暴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龙头股的风险,由于龙头股的波动幅度比较大,如果买在上涨的末端,很可能面临着高空接飞刀的危险。那么如何发掘及操作龙头股,则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炒作龙头股
导语:炒作龙头需要对于龙头股的题材有深刻领悟力,操作龙头股要重势不重价,减少操作频率,提高胜率。
一般龙头股的启动都是以涨停板启动,一旦启动之后就连续上涨,直到出现见顶信号。因此对于龙头股的炒作一定要“追涨杀跌”,正所谓“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一个大的题材,龙头股可
能会翻倍甚至翻两三倍,而跟风股和补涨股则涨幅非常有限。以前期炒作的手游概念,掌趣科技作为手游的龙头从底部启动涨了4倍,而后来跟风炒作的拓维信息等股票最大涨幅不过一倍而已。因此如果一旦确立一只股票是龙头,就不要在意之前股价是否翻倍,做到重势不重价,否则会贻误战机。
但是真正的大牛股通常是可遇而不可求,必须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因此对大部分的题材很可能是一日游,其实并没有参与的价值。因此做龙头股的核心就是一定要减少操作的频率,提高操作的胜率。如果频繁在一些小题材中进进出出,可能会导致资金曲线的起起落落。作为龙头战法的投资者一定要明白超短线和频繁操作是两个概念。
如何判断龙头股见顶是一项需要长期经验的技术活。但是并非无章可循,目前在中国股市的投资收益期望值下降的时候,龙头股涨幅也没有以前那么凌厉。通常龙头股从底部启动涨幅达到一倍之后就到一个坎,即使继续上涨,也是需要在整固之后才能够启动第二波。另外跟风股的补跌,高位见顶K线,换手率都是判断龙头是否见顶的指标。为了防止中途下车,还有人设定了股价跌破五日线或者三日线为卖股的依据。
但是一般而言,龙头股在见顶之后通常都会维持高位横盘的走势,以利于出货。因此股价在连续三天内不再创新高,就表明人气不再,这时候可以选择退出。其实龙头股的卖出不是最难得,难的是在龙头股启动的时候就介入,即时后面大幅回调,也会离自己的成本价很远。归根结底,短线操作的要领是用“感性判断人气,用理性选择买卖”。这对投资者对题材的领悟力,以及复盘的功力都是一种非常大的考验。
一个判断市场合力的指标是否有知名游资的参与。游资也是一个江湖,资金实力和调研能力参差不齐,而那些财大气粗的游资自然资金雄厚、调研能力强大,江湖大哥一旦振臂一呼,自然应者云集。以下龙头股条件
一、题材面
1、够时髦:如网络彩票概念、柔性概念、手游概念;
2、够档次:国家级别(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如金改概念、美丽中国概念、城镇化概念;
3、够革新:如触摸屏概念、3D打印概念、智能手表;
4、够独特:是上市公司中细分行业的唯一,如今年的冠豪高新是营改增发票的唯一提供商;
二、基本面
1、低价:一般启动时价格在20元以下,最好是10元以下;
2、低市值:一般不超过40亿元;
3、业绩:还算可以,至少不能为负,业绩为负容易被特停,机构一般也不能买(基金公司内部规定);
4、有高送转预期:每股未分配和每股公积金比较高,可以高送转;
5,一般股价都有向上做的欲望;
6、配合度:公司比较配合,及时出异动公告,并且公告中含有想像空间的文字。
说明:前面三点一般为必要条件; 后三点属于锦上添花,可有可无。
三、技术面
1、涨幅:第一波一般都会有4-5个连续涨停板的高度,总涨幅一般都会翻倍;
2、强阻力位:第一道门槛一般也是5个涨停板,如中京电子、鸿博股份都是接近5板,上涨动力衰竭,然后开始调整;
3、分时:见不到分时凌乱、上下波动大(一般10个点)的走势,一般不会见顶,如8月1日、2日的鸿博股份上下波动在10个点左右,短线迎来调整;
4、K线形态:历史新高形态、大箱体突破形态、底部放量突破形态等。
四、人气面:机会在怀疑中产生,在争论中发展,在叫好声中结束
1、朦胧阶段:第一板、甚至第二板时,大部分还没有全面了解该股的看点,如鸿博股份前两个板被认为是炒作手游概念,后面才发现网络彩票概念更有想象力。
2、分歧阶段:龙头出自迷茫,龙头来自烂板—— 但凡某个题材一出,万众一心无人反对,必然折戟沉沙,既不能成妖,也无法化龙。不经过烂板的洗礼难以成神,烂板代表市场对股价走势有分歧,只有出现分歧,出现对手,才能一路走高,才会升华为大妖,定格为总龙头。前期的生意宝走成妖股,是很好的例证,前期的九安医疗、在往前的浙江东日都有类似走势。
3、疯狂阶段:网上出现多篇吹嘘的文章和帖子(部分是主力资金雇佣的水军),意淫是成飞集成或浙江东日的再现。股票疯狂拉升,也是利润最肥的一段。
4、衰竭阶段:三天不新高、四天不出现涨停板,说明人气不在。同时,一般会有想出名的实习记者写文章报道该股属于乱炒,有诸多问题。
五、环境面
1、大盘弱势:有熊市妖股的说法。大盘弱势或者震荡中,热点更容易凸显,更容易出现妖股。而普涨阶段时,资金被分流,反而难出妖股。
2、新的大热点出现:股票如同女人,主力资金都喜欢喜新厌旧。一个新的大热点出现也就意味着老热点的退潮。
3、新的龙头出现:同一个大热点炒作的中后期,一般都会有龙头切换。江湖代有新龙出,各领风骚数涨板。
4、颠覆传统理念:高收益低风险,只要不上车太晚,大把从容获利出货的机会;即使买错,也有大把从容小幅止损的机会。
马化腾超越马云成中国首富?
头条问答的网友大家好。市场的瞬息万变让全球富豪榜的排名也跟着波动。继腾讯股价突破300港元之后,又持续上涨一度突破320港元,市值也已经突破3万亿港元,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排行榜,马化腾8月7日超越王健林、马云登顶中国首富宝座。马化腾的个人财富362亿美元,超过了马云的356亿美元。目前,马化腾个人财富排名世界18,马云排名20。
排名的本身一直在变换,个人觉得不值得过于关注。但是中国互联网公司迅速成长的现象确实成为21世纪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有人认为,马云和马化腾在全球的影响力已经能够堪比19世纪末的洛克菲勒、卡内基和摩根在美国的商业地位。他们赶上了互联网的兴盛年代,比起前者在大工业黄金时代崛起时候的机会更大。
另外,中国社会对于阿里和腾讯的态度也更为包容,相比较微软和谷歌在美国的境遇,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同样是极其幸运的,他们几乎没有遭遇坎坷就迅速成长起来。
腾讯也好阿里也好,它们迅速成长都是受益于海外的扩张策略。有人说开玩笑说,《王者荣耀》出海助推了腾讯市值突破3万亿港元。借着手游盛行的东风,腾讯的爆款手游《王者荣耀》在国内斩获巨大成功之后,已经开始向美国和西欧输出,并将与华纳兄弟互娱以及DC 动漫合作开发当地市场的版本。
去过两周内,腾讯一口气收购了两家海外游戏公司。继上周1770万英镑入股英国唯一一家上市游戏公司Frontier,并成为第二大股东后,腾讯最近又完成了对独立游戏工作室Milky Tea的投资。
游戏代表了腾讯激进的投资态度,近年来腾讯还投资了数量巨大的优质项目。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研报,截至2016年底,腾讯投了40多家独角兽,总估值超1000亿美元,包括饿了么、滴滴、新美大、58到家、陆金所、人人贷、众安保险、快手、哔哩哔哩、斗鱼、龙珠直播、蔚来汽车、微鲸电视、知乎、雪球等,未来都将为腾讯的生态和业绩做贡献。
尽管如此,腾讯的市值进一步增长还是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当红游戏《王者荣耀》的舆论批判导致的股价下跌就能说明问题。自7月3日以来,人民网在3天内发表了三篇与《王者荣耀》相关的评论,并多次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尽管当时券商普遍认为,考虑到游戏业务在腾讯市值贡献中占比有限,而且支付、云计算等多项业务都在快速发展期,但该事件仍然导致腾讯市值蒸发150亿美元,并拖累《王者荣耀》概念股。
所以未来到底如何?腾讯能够跻身万亿美元俱乐部,还需要等待时间的考验。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Teku特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