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悦股票,家家悦是私企还是国企?
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超市连锁为主业,以区域一体化物流为支撑,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产业链为保障,以经营生鲜为特色的全供应链、多业态的综合性零售渠道商。截止2021年9月末,直营连锁门店959处,网络覆盖山东、河北、安徽、内蒙古、江苏等6个省份,形成了大卖场、综合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等多业态并举的格局。
先后获得“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中国商业服务名牌”、“中国零售业最佳雇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16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708),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家家悦属于什么类型的股票?
家家悦股票是A股主板零售业板块,主营超市连锁。
家家悦超市的品牌开发?
在自有品牌的开发方面,目前公司拥有1万平米的食品加工厂1座和可年创产值2亿元的植物油厂1座,通过自有品牌的开发,倾力打造“家家悦”品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形象。
在经营模式上,为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形成规模优势和区位优势,2003年,公司联合四家超市成立了中国第一家跨省区的超市自愿连锁组织-上海家联采购联盟,在采购业务上进行共同的资源整合与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2004年,公司又申请加入了国际SPAR自愿连锁体系,并于2005年4月28日在威海开出了SPAR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为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加速与国际零售商业接轨的步伐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大家怎么看零售业的未来?
双11狂欢已过,除了千亿销售额之外,还留给大家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很多媒体都报道过,参与双11活动的商家要在活动期间花费推广费用等大量相关成本,最终往往是“赔钱赚吆喝”;而看似最大受益方的电商平台,也要为KPI提心吊胆;在双11过后,网民还要频频吐槽库存、价格、快递时效、商品质量等问题。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看重质量,零售业也告别粗放模式,进入数字化升级的阶段。未来零售应该是什么样?业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各家零售商都在进行转型、探索。
我认为,零售业正处于能力积聚和模式探讨的阶段,过去十年里,模式创新、技术进步、数据应用等因素促进了中国社会零售额的增长,但附加价值并不高。
未来,零售业发展的命题是如何提高附加值,以苏宁为例,看新零售的未来。苏宁希望将过去30年、尤其是过去10年所形成的智慧零售核心能力、互联网转型的经验输出给其他企业,也就是赋能。苏宁的核心能力,则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一、精细化运营凸显服务价值
目前,苏宁的零售模式走的是差异化路线,即全场景。从一二线城市到四六线城市,苏宁已经覆盖了13000家互联网门店,线上也有苏宁易购APP等丰富场景,构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消费圈。
苏宁布局战略中,场景建设是基础,而要想真正构成完整的体系和生态,就要从渠道、场景到能力、资源各个方面进行提升,即进行精细化运营。
在我看来,零售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商品的整合采购、多渠道销售、个性配送的供应链能力。今年年初,苏宁宣布成立五大商品集团,即家电集团、消费电子集团、快消集团、时尚百货集团、国际集团,以推动品类整合,将有效地推动商品的专业化、精细化运营。
场景方面,以苏宁小店为例,作为苏宁线下场景中最贴近用户的一环,苏宁小店不断拓展“店+仓”模式及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精细化运营,为用户带来了品类更丰富、配送更及时的智慧零售体验。随着家乐福中国的加入,苏宁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进一步完善,“到家”模式的效率得到提高。
苏宁强大的供应链能够为消费者带去价格优惠的商品;构建丰富的场景满足随时、随地的消费需求;科技的运用让消费者在选购方面更加省时省力……精细化运营让苏宁作为一个零售商的服务价值更加凸显,消费者也更愿意花钱购买个性化服务、享受丰富的场景权益。
今年双11,苏宁打通多场景,由以往的价格战转向全面提升消费购物体验。这背后,是苏宁全场景布局优势的体现。
二 、智慧供应链提升效率
随着零售业进入下半场,消费互联网也逐步转向产业互联网,零售企业的价值点也将从“以规模形成的交易价值”转型为“以技术推动的服务价值”,以阿里、苏宁等为代表的国内零售巨头们纷纷加码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大涨。
零售巨头们正是看中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驱动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零售业与科技结合能够创新业态,激发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提升零售环节的效率,推动产业稳步升级。
苏宁打造的全场景通过科技加持,从采购、流通、营销等环节改进效率。在采购环节中,量是一方面,苏宁在家电方面已经多年连续保持全渠道第一,随着全品类布局的成熟,将实现更强的议价能力;而从质的方面讲,苏宁不遗余力发展的C2M,打通消费端和生产端,通过产品生态的开发,提供差异化和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到目前,苏宁发布了数十款苏宁小Biu系列智能新品,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进行精准把控,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
其次是流通环节,如今的零售行业,早已经打破了区域、品类的壁垒,物流越来越成为影响体验的重要一环。
苏宁一直坚持自建物流仓储,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时全域的立体物流网络,可以做到科学仓储、就近配送,满足1小时场景生活圈的配送需求。未来随着各业态门店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苏宁的立体物流网络也有望进一步完善,进而使得边际成本越来越低。
再次是营销环节,随着苏宁全场景零售的完备,将形成协同效应,各业态门店共享苏宁品牌心智,降低广告促销费率。今年以来,苏宁广告促销费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这种赋能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三、开放赋能推动产业链升级
我认为,随着流量去中心化的时代来临,苏宁强大的场景、供应链能力要想发挥更大效应,必须要走向开放。
苏宁近年来先后推出了智慧零售大脑、零售开源商业系统、“四五计划”等开放战略,已累计为数万家合作伙伴提供了管理和技术应用端的数据云服务、仓储配送端的物流云服务和1500亿元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在今年苏宁双11发布会上首次曝光的“场景零售OS”既是场景零售的支撑算力和驱动算力运筹中心,也是苏宁场景零售的进化引擎和赋能中枢,使得苏宁的科技能力、供应链能力、运营服务能力得以实现全程开放、共享、赋能。
零售云是苏宁智慧零售能力输出的典型代表,苏宁以数字化工具与信息化系统赋能商户,结合本地零售商的资源,重构县镇零售能力。
今年双11期间,零售云打通门店端、APP端、小程序端、自媒体端以及社群端,为县镇消费者提供全场景的活动入口。将私域流量盘活,转化为门店的公域客流量。随着苏宁场景零售新革命的全面开启,裂变效应进一步显现。双11当天,零售云双线销售整体提升323%,其中,基于私域流量的销售环比提升超过10倍,非电产品销售提升928%。
通过向社会开放共享资源,输出核心能力,苏宁已经吸引来众多重量级合作伙伴。恒大、北汽、华为……这些行业伙伴都被纳入苏宁的智慧零售生态系统,一同围绕着用户价值共创共享。
我认为当前苏宁智慧零售模式不仅成为了行业趋势,而且已经进入模式全面成熟、能力快速输出的新阶段。我认为苏宁的转型成果是“钥匙”而非“秘籍”,希望更多的人拥有这把“钥匙”,带动整个零售业的创新升级,向高附加值转变。
家家悦是国企还是私企?
家家悦是一家私营企业。家家悦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一家知名的连锁超市品牌。作为私营企业,家家悦的所有权归私人个人或私人公司所有,而不是由政府或国家控制。私营企业通常以盈利为目标,并且在经营和管理方面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家家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成功,并且在中国各地开设了许多分店,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作为私营企业,家家悦在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