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我,平时闲着没事,也爱在网上瞎转悠,特别是那些股票论坛、股啥的,偶尔会点进去瞅瞅。倒不是指望从里头学到啥惊天动地的炒股秘籍,主要就是图个乐,顺便看看大家都在吵吵感受一下所谓的“市场情绪”。今天就来聊聊我之前泡“福田汽车股”的一段实践经历。
初探福田股
那阵子大概是前年,我手头正好有点闲钱,寻思着是不是该找个稳当点的票投着。汽车行业那会儿也挺热乎,尤其是什么新能源、智能网联,听着就高大上。也不知道咋回事,就关注到了福田汽车(600166)。顺藤摸瓜,我就摸进了它的股。
点进去一看,好家伙,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各种帖子刷得飞快,红红绿绿的,跟赶集似的。有捶胸顿足喊“要大跌,赶紧跑”的,也有信心满满说“盘整到位,二次建仓,大涨在即”的。我还记得特清楚,总有那么几个人,天天在那儿喊“福田感觉酝酿大跌的前奏,我会在2元以下抄底”,下面一堆人跟着起哄,也有人质疑“跌到2元以下的依据是什么?”吵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福田汽车相关的消息也不少,比如公告里提到要参与北汽蓝谷的定增什么的。一有风吹草动,股里立马就能炸开锅。各种解读,各种分析,有的说利好出尽是利空,有的说强强联合未来可期。看得我是一愣一愣的。
股里的“众生相”
在福田汽车股泡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地方真是龙蛇混杂。有的人,就喜欢搬运各种新闻,也不管真假,后面跟一句“利好”或者“利空”,就算完成任务了。有的人,特别喜欢晒自己的持仓或者交割单,亏了的就骂骂咧咧,赚了的就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我还特别留意到一种论调,就是强调“福田汽车是国企,不可能退市”,或者说“现有的股价,向下有限,它再跌还能到1元钱么?”这种话听着好像挺有道理,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再加上当时总有人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这个大方向,说福田的前景广阔,是“全球数十万亿美金市场规模”的赛道。听多了,你还真有点晕乎,觉得是不是遍地黄金等着捡。
但也有些帖子,充满了抱怨和不屑,说“别的贴最多一两个无脑的,福田股都是没脑子的忽悠”。有人会嘲讽那些“3.5低吸富三代”的说法,过几天又看到标题改成“3.2低吸”了,让人哭笑不得。这种互相攻击、互相拆台的场面,也算是股的一大特色了。
我的实践与反思
那段时间福田汽车的股价确实波动挺大,最低的时候好像都摸到过2块5毛多。股里天天跟开辩论会似的。我也动过心思,毕竟“国企背景”、“新能源概念”,听着都挺吸引人。有时候看到一些分析得头头是道的帖子,心里也痒痒的,差点就想跟着冲进去“抄底”了。
但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多看多想,不太敢轻易动手。 在福田汽车股潜水久了,我反而慢慢冷静下来了。我发现,股里的声音,情绪化的表达太多,真正有价值的、基于深入研究的分析太少。很多人都是凭感觉在喊,或者干脆就是为了宣泄情绪。今天看涨的,明天可能就看跌了,翻脸比翻书还快。
后来我就想明白了,这股,当个“散户情绪观测站”可能还行,看看大家都在关注什么,恐慌到什么程度,贪婪到什么程度。但真要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去投资,还是得靠自己老老实实去做功课,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前景、财务状况等等。光听股里那些虚无缥缈的口号和预测,那多半是要交学费的。
福田汽车股这段实践经历,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投资这事儿,最终还得靠自己。 股里的热闹看看就别太当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这比啥都重要。现在我偶尔还会去瞄一眼,但心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纯粹当个乐子,看看那些“股神”们又有什么新说辞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