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龙生股份这只票,我当初还真是正儿八经地琢磨过一阵子。那会儿大概是2015年那波大行情前后,整个市场都挺火热的,不少股票都跟坐了火箭似的。
我记得很清楚,龙生股份当时抛出了一个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案,说是要募集一大笔钱,好像是几十个亿,要去搞什么“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听着就特高大上。这消息一出来,市场反应那叫一个激烈。
股价噌噌地往上涨,连续好几个涨停板,我当时就有点心动了,想着这题材这么新,募集资金又这么多,是不是能跟着喝口汤。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都盯着它的走势看。开盘价多少,最高冲到多少,有没有封住涨停板,成交量怎么样,这些都成了我日常关注的重点。有时候开盘就三十多块,然后“咣”一下就封上涨停板,想买都买不进去。有时候又在四十几块钱晃悠,看着也挺诱人的。
观察与犹豫
我这个人做事还是偏稳重一点。虽然看着眼馋,但我还是多留了个心眼。我注意到它后来也发过一些业绩预告,比如2016年那时候,一会儿预计净利润同比可能下降,一会儿又说可能增长,感觉基本面不是那么的稳定。这就让我有点犯嘀咕了,毕竟这么大的动作,要是业绩跟不上,那股价不就成了空中楼阁嘛
我还查了查,这公司主业本来是做汽车座椅配件的,突然要跨界搞这么高精尖的“超材料”,这跨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我就一直处于一个“想参与又有点怕”的纠结状态。 我记得当时也看了不少分析,有的说这玩意儿前景无限,有的说风险太高。我就寻思,这得自己拿主意。
- 第一步:关注消息面。 就是那个非公开发行方案,这是最开始吸引我注意力的点。
- 第二步:跟踪股价表现。 看它怎么涨,涨停的力度,市场的热度。
- 第三步:研究基本面。 主要是看它原有的业务稳不稳,新业务靠不靠谱,业绩预告怎么样。
- 第四步:评估风险。 跨界幅度大不大,募集资金项目实施难度高不高。
后来的转折与感悟
结果,让我庆幸的是,后来这个轰轰烈烈的72亿定增方案,好像是中止了。当时我还看到新闻说,因为这事儿,交易所还发了关注函。这一下,市场的热情也跟着降温了不少,股价也开始回调。我记得有段时间,股价从高点下来,波动也挺大的,成交量也放出来了。
这时候我就琢磨,幸亏当初没头脑一热冲进去。这股市,真是风云变幻。消息出来的时候,股价确实涨得凶,但背后的风险也得看清楚。不是说热门题材就一定能成,也不是说募集资金多就一定能成功。
我这实践经历,主要就是跟踪观察、分析判断,决定谨慎行事。虽然没在龙生股份这只票上赚到大钱,但也没亏钱,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我对这种有重大利好消息刺激的股票有了更深的认识。就是说,看消息炒股,也得结合公司基本面和具体项目的可行性,不能光看热闹。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段时间的龙生股份,确实是市场上一个挺典型的案例。从最初的定增预案引发市场追捧,股价飙升,到后来的业绩波动,再到定增中止,股价回落,整个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我这就算是亲身“实践”了一把旁观者的角色,也算是一种经验积累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