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露笑科技这票,主要是想聊聊我自个儿琢磨的那个目标价是个啥情况。不是啥专业分析,就是我自个儿瞎鼓捣的一些记录,分享出来给大家伙儿看个乐呵,顺便也算给自己做个复盘。
最初的关注点
大概是几个月前,我开始注意到露笑科技。当时也没啥特别的原因,可能就是在翻股票软件的时候,瞅见它名字挺有意思,“露笑”,感觉挺喜庆。就陆陆续续在一些股票群里,论坛上,看到有人讨论它。有的人说它搞那个碳化硅,是未来的大方向,潜力无限;有的人又说它之前搞七搞八的,业务有点杂,得小心。
那时候,我就想着,这票到底咋样?能不能碰碰?如果要碰,心里得有个谱,就是所谓的“目标价”。
搜集信息与初步判断的混乱
也不懂啥高深的技术分析,就喜欢瞎琢磨。第一步,我肯定得看看这公司是干啥的。 上网一搜,,主营业务以前有漆包线、电机、光伏发电,后来又重点搞起了碳化硅项目。这个碳化硅,听着挺高大上的,说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国家也支持。这一下,我感觉好像有点意思了。
然后我就开始找各种关于它的“目标价”预测。好家伙,这一看不要紧,直接把我给看蒙了。
- 有的券商研报给的目标价,比如我记得有家给的是十七块二毛。
- 有些“股大神”或者付费群里的“老师”,喊得就比较猛了,二十、二十五都是小意思,甚至还有喊到三十块,说要翻倍的。
- 更夸张的,我还瞄到过说这股潜力巨大,能到五十甚至八十,直接十倍大牛股的说法。
我的“土法”估价实践过程
面对这么多信息,我决定还是用自己的笨办法来捋一捋。
我把那些喊得特别离谱的先放一边。 比如动不动就十倍的,除非是有啥我不知道的惊天大利不然我这种小散,听听就算了,不敢真信。
我重点看了看它那个碳化硅业务。 我去找了些行业新闻看,发现这个碳化硅虽然前景但好像最近一两年,国内上马的项目特别多,产能一下子起来了,导致价格有点往下跌。这就让我心里打了个小鼓,毕竟公司业绩得靠这个支撑,价格不行,业绩能好到哪儿去?
然后,我又翻了翻公司的财报。 这个嘛我看得也一知半解,就大概看看营收,利润,负债啥的。感觉露笑科技摊子铺得挺大,但好像赚钱能力还不是特别稳。有时候这里赚点,那里亏点。
再结合当时的市场情绪和政策风向。 当时确实也听到一些“政策强信心,预期正改善”的说法,好像对整个科技板块都有点提振。但我这人比较实在,觉得政策是政策,公司能不能抓住机会,把政策红利变成实实在在的利润,那还是两码事。
我就开始拍脑袋了。 我会打开K线图,看看它过往的股价表现,比如之前涨到过什么位置,跌到过什么位置,哪些位置压力比较大,哪些位置支撑比较强。然后结合我上面琢磨的那些基本面信息,心里大概画个框框。
比如,我看到它之前可能在某个区间震荡了很久,那这个区间的上沿和下沿,可能就是短期的一个参考。如果有利好消息,可能会往上冲一冲;如果有利空,可能又会下来。
琢磨出的“模糊”目标与反思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要我说露笑科技一个确切的目标价,比如说精确到多少元多少角,我还真说不出来。我当时给自己的一个心理预期,更像是一个区间,或者说是一个“观察点”。
我记得那时候,股价大概在八九块钱晃悠。我当时心里琢磨着,如果大盘稳得住,它那个碳化硅业务别出啥幺蛾子,能稍微放点量出来,那往上走到十一二块,甚至冲一下十四五块,也不是没可能。但要是再往上,比如到二十多三十,那我可能就觉得有点虚了,除非它真的爆出了超预期的业绩或者重大利
我的“目标价”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更像是一个动态的、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基本面变化随时调整的预期。我会设几个坎,比如到了第一个坎,我就减点仓;如果跌破了某个我设的止损位,那可能就先出来观望。
整个过程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给股票定目标价这事儿,太难了! 影响因素太多,信息又真真假假。咱们小散户,能做的就是多看,多学,少听别人瞎忽悠,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风险承受能力,定一个自己能接受的范围。
这回实践,虽然没能得出一个“标准答案”,但起码让我对露笑科技这家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怎么分析一只股票有了点自己的心得。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启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我这点道行也就是抛砖引玉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