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走势,国内玉米价格大跌300元?
国际粮价暴涨?中国🇨🇳领导人世世代代都知道,中国🇨🇳人口众多、无粮自乱,所以中国🇨🇳农业是第一位的,中国🇨🇳粮食库存相当充裕,中国🇨🇳粮价比较稳定,国家一不托底粮价就跌,而且中国🇨🇳还大量进口粮食,所以说粮价波动正常。
疫情过后粮食的价格会有什么变化?
截止5月31日7时,海外累计确诊5985611人,涉及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是人数够多、范围够广。由于受到这次疫情和蝗灾影响,世界粮食产量下滑20%,世界性粮食供给紧张的问题会有所体现,粮价上涨概率较大;但是就国内而言,粮食价格会小幅上涨,但粮价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不过,由于我国大豆主要依赖于进口,所以大豆价格上涨可能性却不能忽视。
国际粮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疫情还没有真正结束,从国际上看,还有很多国家疫情在爆发。欧美国家的疫情并没有完全控制住,而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疫情却在不断爆发,每天还有几十万人被确诊。全球疫情何时结束,没有确定的时间表,所以,国际粮价的趋势很难预料,不过就目前疫情导致全球粮食产量下降20%,未来国际粮价大概率是上涨的,这个似乎已经成为定局。
另一个原因是,像越南、泰国、乌克兰等粮食产量国家,由于害怕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国内粮食不够吃,所以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炒家必然会乘机哄抬国际粮价,如果再加上大宗商品挂钩的美元指数出现下跌,那未来国际粮价出现大涨的概率是很高的。
不过,我们也不要担心,国内粮食是否会大幅涨价,主要原因是,其一,去年中国粮食大丰收,库存粮食有很多,中短期内不会发生粮荒现象。我国去年粮食产量高达6.6亿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9%以上,再加上我国目前仍有9080万吨临储小麦、1.1亿吨临储稻谷,5700万吨以上的临储玉米,使得我国小麦和稻谷等口粮仍处于产能过剩局面,并且面临去库存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国内粮食价格很难大涨。
其二,我国主粮基本国内生产,对进口的依赖度很大。每年进口玉米只有300、400万吨,对于2.5亿吨以上的总产来讲微乎其微;而小麦和稻谷,我国有着超过1.5亿吨以上的储备,每年进口的谷物也只有1468万吨,占居民消费不到2%。中国主粮95%自给自足,所以,不管国际粮价如何上涨,国内粮价还是可以稳定的。
所以,2020年,国内小麦、稻谷、玉米价格会略有上涨,但不会上涨过快。不过,让我们最为担忧的是大豆对国外进口量比较大。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消费大豆1.1亿吨,而国产大豆只有1500-1700万吨左右,而大约有85%以上的大豆需要进口,如果受疫情影响,世界大豆生产不力,供给出现短缺,势必会影响到国内大豆价格,而国内如果大豆价格上涨,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第一,国内大豆目前严重依赖于进口,如果国际大豆价格上涨,会影响到国内居民的豆制品等副食品消费,比如豆腐、豆腐干、素鸡等,中国老百姓的副食品价格会大涨。同时,进口大豆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豆油价格上涨,而豆油价格如果出现大波动,会推升菜子油、花生油等其他食用油价格的同步上扬,
第二,国际大豆价格上涨,会影响到豆饼、豆粕等饲料价格的上涨。结果导致国内猪肉、牛羊肉等肉类价格的上涨。而如果猪肉价格因养殖成本的上涨而涨价,那么国内的猪肉、牛肉、羊肉、禽蛋类价格都会同步上涨。国内物价会出现较大的上涨。这是需要我们进行警惕的事情。
尽管国际上疫情还没有消褪,粮食产量有所下降,粮价上涨已呈趋势。但国内2020年小麦价格可能与去年整体行情持平,稻谷价格有望持平或小幅上涨,而玉米价格也有望小幅上涨!国内粮食价格出现大涨的可能很小。而那些大豆因国内对外依赖度过高,所以,一旦国际上大豆涨价,国内将受到很大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增加大豆种植的规模,减少大量进口依赖,避免国际豆价上扬,给国内通胀产生较大影响。
今年的粮食价格将会涨到什么程度?
无论是什么原因,作为即将全国小麦的主产区,收割的小麦价格,都不会有大幅度价格上涨。会在国家出台的小麦最低保护价格上,有三五分钱的浮动这会是真的。因为稳定粮食价格,给全国人民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工作环境,这是国的基本国策。所以人们生活用粮的价格,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是七十余年,小麦的价格就牢牢地撑握在国家的手中。
现在农民种地生产粮食,不但无有劳动付出收入,甚至还会赔钱,就象今年春季的连续自然灾害,农民种地生产的小麦,有很多农户就会赔钱。所以希望国家加大对农民生活的补贴,让农民种地生产粮食,也确保农民自己生活上有保障,才能够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和供应。
小麦稻谷托市价都涨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物价上涨并不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事情。粮食价格上涨,农民既丰产又丰收,按理说应该高兴才对。但是了解粮食上涨背后的原因,也就知道农民为何高兴不起来了。
物价上涨的三种情况①需求拉动
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升。
②成本推动
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升。
③结构性因素拉动
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上述哪种拉动农民可以获益?我们来逐一分析。
第一个是需求拉动,也就是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带来的物价上涨。这种上涨是单一的粮食价格上涨,不会造成物价联动,也就是整体通货膨胀,农民才真正可以获益。
第二个是成本推动,例如农资、交通、其它生产资料的上涨。很明显,这种成本推动的粮食价格上涨,农民不但不可能获益,而且由于没有产品的话语权,常常会受损。
第三个是国家经济结构性调整。从目前的国内政策判断,国家层面没有丝毫有主动提高粮食价格的意愿;从国际形势判断,国内粮食价格还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因为在WTO组织内,中国过高的粮食补贴,以及粮食进口限制政策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指责,在新一轮的WTO谈判中,中国在巨大的压力下,逆势主动提高国内粮价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有可能降低粮食补贴,放宽进口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粮价实际上一直在小幅上涨,但每次上涨(包括此次粮价上涨)的背后因素,都是成本推高,没有一次是需求拉动或国家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所带来的。因此农民在粮价的上涨过程中,很少获益,反而是粮价多次上涨后,农民的实际收益越来越低了。
粮价越涨农民生活越来越低的原因粮价高了,农民反而穷了,很多人可能一下子想不通,但其实道理很简单,一说就明白。
前面已经提到,因为粮食不含高科技,散乱的小农经济又无话语权,我国历次粮食上涨的背后因素都是成本推高,农民收入增加了,利润却没有增加,仍旧是那么多。中国的工资结构很特殊,有个物价补贴,只要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必定扩大广义货币的发行量进行对冲,从而造成物价联动,也就是通货膨胀,钱因此贬值,农民手里头的那点不变的利润能够买到的东西就更少了。
这就是为什么粮价上涨,农民却高兴不起来的原因。
一家之言,欢迎理性讨论与观点分享。
粮食农作物下半年有涨价吗?
涨价?
农村人几代人的梦,但梦,不会醒来。
工薪族一辈孑的忧,但忧,纯属多余。
向农民致敬!
其实,我也是农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